| 摘要 | 第1-8页 |
| Abstract | 第8-10页 |
|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| 第10-19页 |
| ·标记技术在遗传育种中的作用 | 第10-13页 |
| ·构建遗传图谱 | 第11-12页 |
| ·基因定位及辅助选择育种 | 第12-13页 |
| ·QTL 位点的研究方法 | 第13-17页 |
| ·QTL 位点的定位方法 | 第13-16页 |
| ·QTL 作图群体的类型及特点 | 第16-17页 |
| ·国内外棉花纤维品质 QTL 定位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| 第17-18页 |
| ·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18-19页 |
| 第二部分 研究论文 | 第19-59页 |
| ·材料与方法 | 第19-25页 |
| ·材料 | 第19-21页 |
| ·方法 | 第21-25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25-59页 |
| ·表型数据统计分析 | 第25-35页 |
| ·连锁图谱的构建 | 第35-43页 |
| ·QTL 的定位结果 | 第43-52页 |
| ·上位性与环境互作分析 | 第52-59页 |
| 第三部分 讨论 | 第59-67页 |
| ·亲本组合及次级定位群体的构建 | 第59页 |
| ·标记的偏分离 | 第59-60页 |
| ·QTL 的成簇分布 | 第60-62页 |
| ·QTL 的稳定性 | 第62-63页 |
| ·渗入的海岛棉染色体成分的遗传贡献 | 第63页 |
| ·QTL 间的互作及与环境的互作 | 第63-64页 |
| ·与前人的纤维品质 QTLs 定位结果的比较 | 第64-65页 |
| ·两种 QTL 软件定位结果的比较 | 第65-67页 |
| 第四部分 全文结论 | 第67-69页 |
| ·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| 第67页 |
| ·渐渗片段的确定及其遗传贡献 | 第67页 |
| ·纤维品质性状 QTL 定位 | 第67-68页 |
| ·纤维品质性状件的互作及与环境互作分析 | 第68页 |
| ·本研究的应用 | 第68-6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9-77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77-78页 |
| 致谢 | 第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