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2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12-18页 |
·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3页 |
·国内外文献综述 | 第13-15页 |
·国外文献综述 | 第13-14页 |
·国内文献综述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5-16页 |
·主要工作和创新 | 第16页 |
·论文的基本结构 | 第16-18页 |
第2章 商业银行集团客户的界定 | 第18-23页 |
·商业银行集团客户的定义 | 第18-19页 |
·与企业集团的区别 | 第19页 |
·集团客户的种类 | 第19-21页 |
·集团客户对商业银行的作用 | 第21-22页 |
·小结 | 第22-23页 |
第3章 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的表现形式与成因分析 | 第23-32页 |
·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的定义 | 第23-24页 |
·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的表现形式 | 第24-27页 |
·集团客户的关联交易风险 | 第24-25页 |
·银行多头授信、超额授信、不当分配授信额度风险 | 第25-26页 |
·法律风险 | 第26-27页 |
·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的成因分析 | 第27-31页 |
·信息不对称 | 第27-29页 |
·缺乏对集团客户关联关系的识别手段和法律规制 | 第29-30页 |
·商业银行缺乏有效的管理体系及配套建设 | 第30-31页 |
·小结 | 第31-32页 |
第4章 国外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的法律规制及其借鉴与启示 | 第32-36页 |
·国外法律对集团客户授信额度的规定 | 第32-34页 |
·国外法律对银行授信额度合并计算的规范 | 第34页 |
·违反授信限制规定的法律责任 | 第34-35页 |
·借鉴与启示 | 第35页 |
·小结 | 第35-36页 |
第5章 我国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法律规制现状及缺陷 | 第36-39页 |
·《指引》的主要内容及缺陷 | 第36页 |
·《商业银行法》对集团客户授信业务的规定及缺陷 | 第36-37页 |
·《公司法》对关联企业恶意互保风险的规制及缺陷 | 第37-38页 |
·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6章 防范商业银行集团授信风险的法律对策 | 第39-46页 |
·完善我国相关法律对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的规制 | 第39-42页 |
·完善《指引》对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的规制 | 第39-40页 |
·完善《商业银行法》对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的规制 | 第40-42页 |
·完善《公司法》对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的规制 | 第42页 |
·完善商业银行内控制度,防范集团客户授信风险 | 第42-45页 |
·建立完善的集团客户统一授信系统 | 第42-43页 |
·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| 第43-44页 |
·完善商业银行绩效考核机制 | 第44-45页 |
·小结 | 第45-46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46-48页 |
1、结论 | 第46页 |
2、展望 | 第46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1页 |
致谢 | 第51-52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| 第52-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