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7页 |
| 1 绪论 | 第7-10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7-8页 |
| ·研究综述 | 第8-9页 |
| ·研究思路和方法 | 第9-10页 |
| 2 崔白与院体花鸟画 | 第10-17页 |
| ·北宋院体花鸟画的发展历程 | 第10-14页 |
| ·以黄筌父子的“黄家富贵”画风为主导的时期 | 第11-12页 |
| ·院体花鸟画的改革时期 | 第12-13页 |
| ·宋徽宗“宣和体”的全盛时期 | 第13-14页 |
| ·兼融黄、徐的崔白院体花鸟新形态 | 第14-17页 |
| ·崔白生平 | 第14页 |
| ·崔白与“熙宁变法” | 第14-17页 |
| 3《双喜图》美学价值分析 | 第17-27页 |
| ·崔白《双喜图》之画面构成 | 第18-20页 |
| ·《双喜图》的构图形式 | 第18-19页 |
| ·《双喜图》的画面内容 | 第19-20页 |
| ·崔白《双喜图》之表现手法 | 第20-23页 |
| ·工细勾染的表现形式 | 第21-22页 |
| ·水墨写意的表现形式 | 第22-23页 |
| ·《双喜图》之美学成就 | 第23-27页 |
| ·格物穷理的“写真”典范 | 第23-25页 |
| ·意生象外的“诗意”传达 | 第25-27页 |
| 4 崔白《双喜图》的历史意义 | 第27-30页 |
| ·崔白《双喜图》的影响 | 第27-29页 |
| ·崔白《双喜图》“存形、尚意”的艺术特色对花鸟画创作的指导意义 | 第29-30页 |
| 结语 | 第30-3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1-33页 |
| 致谢 | 第3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