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5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9页 |
·研究目的、必要性、重要性和意义 | 第9-11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9-10页 |
·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| 第10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外文献综述 | 第11-15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第二章 食品安全规制研究的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| 第15-23页 |
·食品安全的相关范畴界定 | 第15-18页 |
·食品安全的范畴界定 | 第15-17页 |
·食品安全规制的范畴界定 | 第17-18页 |
·食品安全规制研究的理论前提 | 第18-21页 |
·公共物品与食品安全规制的关系 | 第18-19页 |
·外部性与食品安全规制的关系 | 第19-20页 |
·信息不对称与食品安全规制的关系 | 第20-21页 |
·食品安全的理论基础:博弈分析 | 第21-23页 |
·消费者与食品生产厂商之间的博弈 | 第21页 |
·食品生产厂商和政府规制机构之间的博弈 | 第21-22页 |
·消费者和政府规制机构之间的博弈 | 第22-23页 |
第三章 中国食品安全规制现状、存在问题及成因 | 第23-35页 |
·中国食品安全规制现状 | 第23-28页 |
·中国食品安全规制体制 | 第23-26页 |
·中国食品安全规制的法律法规 | 第26-28页 |
·中国食品安全规制存在问题 | 第28-32页 |
·食品安全规制中规制主体混乱,权责不清 | 第28页 |
·食品安全规制中政府规制的失灵 | 第28-29页 |
·企业内部缺乏对食品安全生产的绩效管理 | 第29-30页 |
·社会缺乏对食品生产企业有效的监督 | 第30-31页 |
·我国缺乏系统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 | 第31-32页 |
·中国食品安全规制问题的成因分析 | 第32-35页 |
·食品安全规制体制不完善 | 第32页 |
·食品安全规制法律法规体系有待健全 | 第32-33页 |
·食品安全规制自身的局限性 | 第33页 |
·食品行业道德缺失和信任危机 | 第33-35页 |
第四章 主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食品安全规制现状的探索 | 第35-43页 |
·欧盟的食品安全规制 | 第35-37页 |
·欧盟的食品安全规制机构 | 第35页 |
·欧盟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| 第35-36页 |
·欧盟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| 第36-37页 |
·美国的食品安全规制 | 第37-39页 |
·美国的食品安全规制机构 | 第37-38页 |
·美国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| 第38页 |
·美国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| 第38-39页 |
·日本的食品安全规制 | 第39-41页 |
·日本的食品安全规制机构 | 第39-40页 |
·日本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| 第40页 |
·日本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| 第40-41页 |
·印度的食品安全规制 | 第41-42页 |
·印度的食品安全规制机构 | 第41页 |
·印度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| 第41-42页 |
·印度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| 第42页 |
·主要国家食品安全规制对我国的启示 | 第42-43页 |
第五章 加强我国食品安全规制的对策思考 | 第43-51页 |
·形成相对集中化的监管模式 | 第43-44页 |
·加强建立地方政府食品安全规制方面的问责制度 | 第44-45页 |
·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| 第45-48页 |
·制定配套和完整的法律法规 | 第45-46页 |
·加大对违法者的处罚力度,提高其违法成本 | 第46-47页 |
·构建食品安全规制法律监督制度 | 第47-48页 |
·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 | 第48-49页 |
·建立食品安全可追溯制度 | 第49-51页 |
结语 | 第51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5页 |
致谢 | 第55-56页 |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