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9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9-34页 |
| ·立题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| ·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(LDHs)的简介 | 第10-17页 |
| ·LDHs的结构 | 第10页 |
| ·LDHs的性能 | 第10-13页 |
| ·LDHs的制备方法 | 第13-15页 |
| ·LDHs的应用 | 第15-17页 |
| ·插层组装结构材料简介 | 第17-25页 |
| ·插层客体的选择 | 第17-18页 |
| ·插层组装的驱动力 | 第18页 |
| ·插层组装的选择性 | 第18-20页 |
| ·LDHs插层结构的理论研究进展 | 第20-21页 |
| ·插层组装材料的制备方法 | 第21-24页 |
| ·插层组装LDHs的结构 | 第24-25页 |
| ·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5-2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27-34页 |
| 第二章 羟基喜树碱-SC-Mg_2AlLDH纳米杂化物的制备及性能 | 第34-46页 |
| ·引言 | 第34-35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35-37页 |
| ·实验药品 | 第35页 |
| ·实验仪器 | 第35-36页 |
| ·SC-Mg2Al LDH纳米杂化物的制备 | 第36页 |
| ·HCPT-SC-Mg_2Al LDH纳米杂化物的制备 | 第36页 |
| ·样品的表征 | 第36-37页 |
| ·载药量的测定 | 第37页 |
| ·体外药物释放实验 | 第37页 |
| ·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37-43页 |
| ·化学组成及载药量 | 第37-38页 |
| ·XRD分析 | 第38-39页 |
| ·FT-IR分析 | 第39-40页 |
| ·SEM分析 | 第40页 |
| ·药物体外释放动力学及释放机理 | 第40-43页 |
| ·溶解度测定 | 第4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4-46页 |
| 第三章 羟基喜树碱-SC-Zn_2Al LDH纳米杂化物的制备及性能 | 第46-59页 |
| ·引言 | 第46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46-49页 |
| ·实验药品 | 第46-47页 |
| ·实验仪器 | 第47页 |
| ·SC-Zn_2Al LDH纳米杂化物的制备 | 第47-48页 |
| ·HCPT-SC-Zn_2Al LDH纳米杂化物的制备 | 第48页 |
| ·样品的表征 | 第48页 |
| ·HCPT-SC-Zn_2AlLDH纳米杂化物载药量的测定 | 第48页 |
| ·体外药物释放实验 | 第48-49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49-56页 |
| ·制备条件对HCPT-SC-Zn_2Al LDH纳米杂化物载药量的影响 | 第49-50页 |
| ·HCPT-SC-Zn_2Al LDH的制备与表征 | 第50-53页 |
| ·插层机理研究 | 第53页 |
| ·药物体外释放动力学 | 第53-5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7-59页 |
| 结论 | 第59-60页 |
| 致谢 | 第60-61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待发表的论文目录 | 第61-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