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8-24页 |
·流变学基本理论 | 第8-14页 |
·流变学概论 | 第8-9页 |
·简单剪切流动 | 第9-11页 |
·小振幅振动剪切流动 | 第11-13页 |
·聚合物流变测试的目的和方法 | 第13-14页 |
·聚合物共混体系的流变行为 | 第14-18页 |
·共混的方法和目的 | 第14-16页 |
·动态流变方法研究聚合物共混体系的可行性和优势 | 第16页 |
·相容性体系的动态流变行为 | 第16-17页 |
·部分相容体系的动态流变行为 | 第17-18页 |
·影响聚合物共混体系的流变行为的因素 | 第18-22页 |
·共混物配比的影响 | 第18-19页 |
·剪切速率的影响 | 第19-21页 |
·温度的影响 | 第21-22页 |
·聚合物共混体系动态流变性能研究进展 | 第22-23页 |
·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| 第23-24页 |
第二章 实验部分 | 第24-27页 |
·主要实验试剂 | 第24页 |
·主要仪器设备 | 第24-25页 |
·样品制备 | 第25页 |
·样品共混 | 第25页 |
·样品压片 | 第25页 |
·动态流变性能测试 | 第25-27页 |
·动态应变扫描 | 第26页 |
·动态频率扫描 | 第26页 |
·动态温度扫描 | 第26-27页 |
第三章 PVB/PEG体系的动态流变性能 | 第27-48页 |
·线性粘弹性区域的测定 | 第27页 |
·不同PVB质量分数体系的动态流变学性能 | 第27-34页 |
·复数粘度 | 第27-29页 |
·非牛顿指数和零剪切粘度 | 第29-31页 |
·动态储能模量和动态损耗模量 | 第31-32页 |
·Han曲线 | 第32-33页 |
·损耗因子 | 第33-34页 |
·不同温度下体系的动态流变性能 | 第34-45页 |
·复数粘度 | 第34-37页 |
·动态储能模量和动态损耗模量 | 第37-39页 |
·时温叠加效应 | 第39-41页 |
·粘流活化能 | 第41-42页 |
·Han曲线 | 第42-43页 |
·温度扫描曲线确定相分离温度 | 第43-45页 |
·不同PEG分子量体系的动态流变学性能 | 第45-4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7-48页 |
第四章 PVB/F127/PEG200体系的动态流变性能 | 第48-58页 |
·线性粘弹性区域的测定 | 第48页 |
·不同F127质量分数的PVB/F127/PEG200体系的动态流变性能 | 第48-53页 |
·粘性特征 | 第48-49页 |
·非牛顿指数和零剪切粘度 | 第49-51页 |
·弹性特征 | 第51-52页 |
·损耗因子 | 第52-53页 |
·不同温度下的PVB/127/PEG200体系的动态流变性能 | 第53-56页 |
·复数粘度 | 第53-54页 |
·动态储能模量和动态损耗模量 | 第54-5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6-58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6页 |
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