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8页 |
·叶绿体基囚组 | 第10-12页 |
·叶绿体转化的发展历程 | 第12页 |
·叶绿体遗传转化的优点 | 第12-13页 |
·母性遗传 | 第12页 |
·表达量高 | 第12-13页 |
·定点表达 | 第13页 |
·多顺反子表达 | 第13页 |
·叶绿体表达载体 | 第13-16页 |
·同源片段 | 第13-14页 |
·叶绿体启动子和终止子 | 第14页 |
·叶绿体遗传转化筛选标记 | 第14-16页 |
·转入叶绿体的外源基因 | 第16页 |
·外源基因导入叶绿体 | 第16-17页 |
·叶绿体基因组的同质化 | 第17页 |
·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18-19页 |
第三章 实验材料 | 第19-21页 |
·植物、菌株和载体 | 第19页 |
·试剂与试剂盒 | 第19页 |
·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 | 第19页 |
·实验所用引物 | 第19-21页 |
·同源片段trnI和trnA引物 | 第19-20页 |
·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(egfp)的引物 | 第20页 |
·烟草叶绿体启动子和终止子引物的设计 | 第20页 |
·潮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(hpt)引物的设计 | 第20-21页 |
第四章 实验方法 | 第21-33页 |
·水稻总DNA的提取 | 第21页 |
·大肠杆菌DH10B感受态的制备 | 第21-22页 |
·水稻叶绿体同源片段trnI和trnA扩增和克隆 | 第22-23页 |
·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(egfp)的扩增和克隆 | 第23-24页 |
·烟草叶绿体启动子和终止子的扩增与克隆 | 第24-25页 |
·潮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(hpt)的扩增与克隆 | 第25页 |
·水稻叶绿体表达载体的构建 | 第25-30页 |
·含egfp基因的水稻叶绿体表达载体的构建 | 第25-27页 |
·含egfp和hpt的水稻叶绿体表达载体的构建 | 第27-28页 |
·载体pIA-EGFP3-HPT的大量抽提 | 第28-29页 |
·载体pIA-EGFP3-HPT基因枪轰击洋葱表皮细胞 | 第29-30页 |
·载体pIA-EGFP3-HPT转化水稻愈伤组织 | 第30-31页 |
·水稻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 | 第30页 |
·愈伤组织的预培养 | 第30-31页 |
·基因枪转化水稻愈伤组织 | 第31页 |
·抗性愈伤的筛选 | 第31页 |
·载体pIA-EGFP3-HPT转化烟草叶片 | 第31-33页 |
·烟草无菌苗的获得 | 第31页 |
·烟草叶片的预处理 | 第31页 |
·基因枪转化烟草叶片 | 第31-32页 |
·抗性愈伤的筛选 | 第32-33页 |
第五章 结果与分析 | 第33-43页 |
·水稻叶绿体同源片段trnI和trnA扩增和克隆 | 第33-36页 |
·扩增PCR扩增的同源片段trnI和trnA的电泳检测 | 第33页 |
·同源片段trnI和trnA克隆的测序分析 | 第33-36页 |
·PCR扩增的egfp片段的电泳检测 | 第36-37页 |
·烟草叶绿体启动子Prrn和终止子TpsbA的扩增与克隆 | 第37-39页 |
·PCR扩增的Prrn片段和TpsbA片段的电泳检测 | 第37-38页 |
·Prrn片段和TpsbA片段的测序分析 | 第38-39页 |
·PCR扩增的hpt片段的电泳检测 | 第39页 |
·构建的水稻叶绿体表达载体的检测 | 第39-41页 |
·含egfp的水稻叶绿体转化载体的酶切验证 | 第39-40页 |
·基因枪转化的大肠杆菌的荧光观察 | 第40-41页 |
·水稻叶绿体转化载体pIA-EGFP3-HPT的潮霉素抗性检测 | 第41页 |
·载体pIA-EGFP3-HPT在洋葱表皮细胞中的瞬时表达 | 第41-42页 |
·水稻抗性愈伤的筛选 | 第42页 |
·烟草抗性愈伤的筛选 | 第42-43页 |
第六章 讨论 | 第43-46页 |
·同源片段的选择 | 第43页 |
·外源基因的表达 | 第43-44页 |
·egfp的表达 | 第44页 |
·hpt作为筛选标记 | 第44页 |
·外源基因的烟草叶绿体中的稳定整合 | 第44页 |
·水稻叶绿体转化技术 | 第44页 |
·水稻叶绿体转化技术的展望 | 第44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51页 |
附录1 仪器设备 | 第51-52页 |
附录2 试剂配方 | 第52-54页 |
附录3 缩略词 | 第54-55页 |
致谢 | 第55-56页 |
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