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目录 | 第7-9页 |
1 引言 | 第9-12页 |
·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9-10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0-12页 |
·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1-12页 |
2 我国套期保值企业的监管现状 | 第12-17页 |
·微观企业层面的监管现状 | 第12-13页 |
·套保企业内部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| 第12-13页 |
·套保企业内部监督管理控制制度 | 第13页 |
·宏观层面的监管现状 | 第13-17页 |
·外部监管机构的现状 | 第14页 |
·现行套期保值监管相关的法规 | 第14-17页 |
3 我国企业套保中存在的监管问题 | 第17-24页 |
·套保企业自身存在的风险监管问题 | 第17-21页 |
·企业内部风险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 | 第17-19页 |
·株冶期货锌事件的案例简述 | 第17-18页 |
·株冶企业内部存在的风险监督管理问题 | 第18-19页 |
·企业内部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不合理 | 第19-20页 |
·套保企业内部信息沟通不充分及时 | 第20页 |
·企业盲目选择通过场外市场进行套期保值 | 第20-21页 |
·套保企业中风险监控专业人才匮乏 | 第21页 |
·套保企业外部存在的监管问题 | 第21-24页 |
·套期保值相关的监管法律不健全 | 第21-22页 |
·缺乏有效的监管体系 | 第22-23页 |
·政府对套保企业进行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关注和重视程度不够 | 第23-24页 |
4 我国企业套期保值监管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24-30页 |
·套保企业内部监管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24-27页 |
·东航套期保值案例简述 | 第24-25页 |
·东航内部风控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25-27页 |
·企业内部存在风险管理失控与缺陷 | 第25页 |
·企业的内控机制不健全 | 第25-26页 |
·东航由套期保值转向投机 | 第26页 |
·套保企业内部未制定完善的相关套保风险控制流程 | 第26-27页 |
·套保企业未提前制定应对各种风险情况的有效方案 | 第27页 |
·套保企业外部监管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27-30页 |
·监管机构间的监管权限划分比较模糊 | 第27-28页 |
·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管手段 | 第28页 |
·套保监管法律体系不健全 | 第28-30页 |
5 国外企业套期保值监管的经验和教训借鉴 | 第30-37页 |
·国外套保企业内部风险管理的教训借鉴 | 第30-33页 |
·瑞士银行集团(UBS)巨亏案例简述及分析 | 第30-31页 |
·UBS 巨亏案例对我国套保企业内部风控的借鉴 | 第31-33页 |
·国外对套保企业的外部监管经验借鉴 | 第33-37页 |
·国外对从事套期保值企业采用的监管体制 | 第33-35页 |
·美国的监管体制 | 第33-34页 |
·日本的监管体制 | 第34-35页 |
·国外对套保企业的监管法规 | 第35-37页 |
·美国对套保企业监管的相关法规 | 第35-36页 |
·日本对套保企业监管的相关法规 | 第36-37页 |
6 完善我国企业套期保值业务监管的政策建议 | 第37-45页 |
·健全套保企业内部的风险控制体系 | 第37-41页 |
·从严制定内部风险监管制度,消除风险隐患 | 第37-38页 |
·健全企业内部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| 第38-39页 |
·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督治理体制 | 第39-40页 |
·加强对企业内部风控人才的培养 | 第40-41页 |
·健全套保企业的外部监管体系 | 第41-45页 |
·完善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体系 | 第41页 |
·完善我国企业相关的套保监管法律法规 | 第41页 |
·监管部门对企业从事境外套保交易实行全面准入许可证制度 | 第41-43页 |
·加强金融衍生市场建设,优化市场环境 | 第43页 |
·建立外部监管机构对套保业务的日常监测机制 | 第43-44页 |
·建立金融衍生品监管的国际合作机制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7页 |
致谢 | 第47-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