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艺术论文--工艺美术论文--中国工艺美术论文--陶瓷、漆器论文

唐代至清代陶瓷执壶造型演变研究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7页
1 引言第7-11页
   ·选题缘由、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7页
     ·选题缘由第7页
     ·论文研究的目的第7页
     ·论文研究的意义第7页
   ·课题研究现状及不足第7-10页
     ·课题研究现状第7-10页
     ·已有研究现状的不足第10页
   ·研究内容、方法第10-11页
     ·研究内容第10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10-11页
2 壶、执壶的概念界定及陶瓷执壶的形制来源第11-15页
   ·壶的概念界定第11页
   ·执壶的概念界定第11-13页
   ·陶瓷执壶的形制来源第13-15页
3 唐代至清代陶瓷执壶的整体造型发展演变第15-39页
   ·丰满壮硕的唐代陶瓷执壶第15-21页
     ·造型类别归纳第15-18页
     ·造型特征分析第18-19页
     ·造型风格成因第19-21页
   ·骨劲挺拔的宋代陶瓷执壶第21-28页
     ·造型类别归纳第22-24页
     ·造型特征分析第24-25页
     ·造型风格成因第25-28页
   ·钝重稚拙的元代陶瓷执壶第28-31页
     ·造型类别归纳第28-29页
     ·造型特征分析第29页
     ·造型风格成因第29-31页
   ·精巧典雅的明清陶瓷执壶第31-39页
     ·造型类别归纳第31-34页
     ·造型特征分析第34页
     ·造型风格成因第34-39页
4 唐代至清代陶瓷执壶局部造型形态演变及其原因第39-52页
   ·由简易向丰富的盖部形态演变第39-41页
     ·形态演变过程第39-40页
     ·演变影响因素第40-41页
   ·由敞阔向敛收的口部形态演变第41-42页
     ·形态演变过程第41-42页
     ·演变影响因素第42页
   ·由丰肩向溜肩的肩部形态演变第42-43页
     ·形态演变过程第42-43页
     ·演变影响因素第43页
   ·由短直向长曲的流部形态演变第43-45页
     ·形态演变过程第44页
     ·演变影响因素第44-45页
   ·由鼓圆向杏圆的腹部形态演变第45-47页
     ·形态演变过程第46-47页
     ·演变影响因素第47页
   ·由笨重向精巧的把手部形态演变第47-49页
     ·形态演变过程第48页
     ·演变影响因素第48-49页
   ·由平整向高挑的底足形态演变第49-52页
     ·形态演变过程第49-50页
     ·演变影响因素第50-52页
5 结论第52-53页
致谢第53-54页
参考文献第54-56页
附录第56-65页
硕士毕业生信息表第65-66页
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第66-79页

论文共7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克拉克瓷盘的开光装饰研究
下一篇:现代陶艺中的留白艺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