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2页 |
第1章 前言 | 第12-14页 |
·课题背景 | 第12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
·论文创新点 | 第13-14页 |
第2章 文献综述 | 第14-35页 |
·反应精馏技术及其应用 | 第14-20页 |
·醚化反应 | 第14-15页 |
·聚反应和缩合反应 | 第15-16页 |
·酯化反应 | 第16页 |
·酯类水解反应 | 第16-17页 |
·水合反应 | 第17-18页 |
·加氢反应 | 第18-19页 |
·缩醛反应 | 第19页 |
·反应物回收和产品提纯应用 | 第19-20页 |
·反应精馏过程模型及计算方法 | 第20-28页 |
·平衡级模型(EQ) | 第20-22页 |
·非平衡级模型(NEQ) | 第22-25页 |
·非平衡混合池模型(NEQ Cell) | 第25-26页 |
·反应精馏平衡级模型和非平衡级模型的比较 | 第26-27页 |
·反应精馏过程模型的计算方法 | 第27-28页 |
·反应精馏过程的设计方法 | 第28-33页 |
·稳态分析法(Static analysis) | 第28-29页 |
·剩余曲线图法(Residue curve map,RCM) | 第29-31页 |
·多级反应法(Reactive cascades) | 第31-32页 |
·热力学方法 | 第32页 |
·基于优化算法的设计方法 | 第32-33页 |
·结语 | 第33-35页 |
第3章 辅助反应直接强化的乙酸甲酯水解反应精馏过程概念 | 第35-38页 |
·乙酸甲酯水解反应精馏过程 | 第35-37页 |
·甲醇脱水反应强化的乙酸甲酯水解反应精馏过程概念 | 第3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第4章 基于gPROMS的反应精馏过程分析和模拟计算平台开发 | 第38-61页 |
·gPROMS模拟软件介绍 | 第39-40页 |
·基于gPROMS的反应精馏过程模拟与分析平台 | 第40-48页 |
·算法的编译方法 | 第41-43页 |
·非线性分析的流程设计 | 第43-44页 |
·拟弧长延拓算法 | 第44-46页 |
·测试函数与稳定性分析 | 第46-47页 |
·模拟计算平台的优点 | 第47-48页 |
·基于所开发模拟平台的计算实例 | 第48-60页 |
·CSTR反应器 | 第48-51页 |
·共沸精馏 | 第51-55页 |
·乙酸甲酯合成反应精馏过程 | 第55-6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0-61页 |
第5章 乙酸甲酯水解反应精馏强化机理分析 | 第61-72页 |
·反应精馏过程的剩余曲线图 | 第61-62页 |
·酸甲酯水解反应精馏过程强化机理分析 | 第62-70页 |
·相平衡常数及反应动力学模型 | 第62-64页 |
·辅助反应对精馏作用的强化 | 第64-66页 |
·辅助反应对化学反应的强化 | 第66-68页 |
·酸甲酯水解反应精馏过程强化的控制步骤 | 第68-7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0-72页 |
第6章 以甲醇和乙酸甲酯为进料的乙酸甲酯水解反应精馏概念设计 | 第72-85页 |
·单一反应的反应精馏过程分析 | 第72-75页 |
·乙酸甲酯水解反应精馏过程 | 第73-74页 |
·甲醇脱水反应精馏过程 | 第74-75页 |
·基于化学反应平衡的耦合反应精馏过程设计 | 第75-77页 |
·基于反应动力学的耦合反应精馏过程设计 | 第77-84页 |
·回流比的影响 | 第79-81页 |
·反应精馏过程的非线性分析 | 第81-82页 |
·预反应器的设置 | 第82-8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4-85页 |
第7章 聚乙烯醇生产废液乙酸甲酯回收新工艺 | 第85-103页 |
·基于gPROMS的三相非平衡级模型 | 第85-87页 |
·基于传统进料下PVA生产废液乙酸甲酯的回收新工艺 | 第87-89页 |
·基于乙酸甲酯与甲醇为进料的乙酸甲酯水解工艺 | 第89-98页 |
·等摩尔进料下的反应精馏过程模拟与分析 | 第90-92页 |
·操作压力的影响 | 第92-94页 |
·进料位置的影响 | 第94-95页 |
·回流比的影响 | 第95-96页 |
·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| 第96-97页 |
·优化条件下的反应精馏模拟 | 第97-98页 |
·PVA生产过程中废液乙酸甲酯回收新工艺 | 第98-100页 |
·等摩尔乙酸甲酯和甲醇进料的新工艺流程 | 第99页 |
·PVA废液直接进料的新工艺流程 | 第99-10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00-103页 |
第8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103-105页 |
·论文主要结论 | 第103-104页 |
·不足之处和研究展望 | 第104-10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5-112页 |
致谢 | 第112-113页 |
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学术会议报告 | 第113-114页 |
附录A 三相非平衡级模型方程 | 第114-118页 |
附录B 非平衡级模型参数的计算 | 第118-12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