政府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绩效评估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25页 |
·论文选题来源 | 第10页 |
·选题背景与意义 | 第10-14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10-12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2-14页 |
·国内外研究述评 | 第14-22页 |
·文献调研说明 | 第14-17页 |
·国内外研究状况 | 第17-20页 |
·国内外研究评价 | 第20-22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2-23页 |
·主要研究方法 | 第23-24页 |
·主要创新点 | 第24-25页 |
第2章 政府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绩效评估的基本认知 | 第25-40页 |
·政府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绩效评估的内涵 | 第25-28页 |
·政府绩效评估 | 第25-26页 |
·政府信息资源公共获取 | 第26-27页 |
·政府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绩效评估 | 第27-28页 |
·政府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绩效评估的范畴 | 第28-32页 |
·政府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绩效评估的范围 | 第29-30页 |
·政府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绩效评估的类型 | 第30-32页 |
·政府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绩效评估的基本特征 | 第32-37页 |
·评估过程:坚持公众参与导向 | 第32-35页 |
·评估内容:坚持公众需求导向 | 第35-37页 |
·政府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 | 第37-40页 |
·工具性价值取向 | 第37-39页 |
·目的性价值取向 | 第39-40页 |
第3章 政府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绩效评估的体系构建 | 第40-64页 |
·绩效评估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| 第40-44页 |
·绩效评估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 | 第40-41页 |
·绩效评估体系构建的基本要素 | 第41-43页 |
·绩效评估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| 第43-44页 |
·绩效评估主体的多元化选择 | 第44-50页 |
·评估主体多元化的依据 | 第45-46页 |
·评估主体多元化的原则 | 第46-47页 |
·评估主体的多元化构成 | 第47-50页 |
·合理确定绩效评估对象 | 第50-53页 |
·国家视角:国家信息化建设水平 | 第50-51页 |
·政府视角:政府信息公开行为 | 第51-52页 |
·公众视角:公众信息获取行为 | 第52-53页 |
·科学构建绩效评估指标 | 第53-59页 |
·选择评估指标的意义 | 第53-54页 |
·评估指标的构建原则 | 第54-56页 |
·评估指标的主要内容 | 第56-58页 |
·评估指标的计算方法 | 第58-59页 |
·规范优化绩效评估程序 | 第59-62页 |
·评估准备工作 | 第59-60页 |
·评估具体实施 | 第60-61页 |
·评估结果公布与反馈 | 第61-62页 |
·有效运用绩效评估方法 | 第62-64页 |
·定性评估方法 | 第62页 |
·定量评估方法 | 第62-64页 |
第4章 政府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绩效评估的完善路径 | 第64-70页 |
·大力加强国家的宏观指导和政策引导 | 第64-67页 |
·国家支持和投入 | 第64-66页 |
·制度支撑 | 第66-67页 |
·牢固确立公众在评估中的主导地位 | 第67-69页 |
·增强公众参与意识 | 第67-68页 |
·提升公众参与能力 | 第68页 |
·拓宽公众参与渠道 | 第68-69页 |
·积极争取社会其他力量的支持 | 第69-70页 |
·争取学术界的支持 | 第69页 |
·争取新闻媒体的支持 | 第69-70页 |
第5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0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77页 |
致谢 | 第77-78页 |
个人简历、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| 第78-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