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9页 |
| 第一章 前言 | 第9-17页 |
| ·选题背景和意义 | 第9-10页 |
| ·选题背景 | 第9-10页 |
| ·选题意义 | 第10页 |
| ·国内外文献综述 | 第10-15页 |
| ·本文关于国际服务外包的界定 | 第10-11页 |
| ·关于国际服务外包动因的文献综述 | 第11-12页 |
| ·关于国际服务外包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| 第12-14页 |
| ·关于国际服务外包效应的文献综述 | 第14-15页 |
| ·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15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| ·预期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| 第16-17页 |
| ·预期创新点 | 第16页 |
| ·不足之处 | 第16-17页 |
| 第二章 国际服务外包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 | 第17-23页 |
| ·国际服务外包的内涵 | 第17页 |
| ·国际服务外包与服务贸易的关系 | 第17页 |
| ·国际服务外包与跨国投资的关系 | 第17页 |
| ·国际服务外包的理论基础 | 第17-19页 |
| ·比较优势理论与服务外包 | 第17-18页 |
| ·规模经济理论与服务外包 | 第18页 |
| ·交易成本理论与服务外包 | 第18-19页 |
| ·国际服务外包影响因素分析框架的构建 | 第19-20页 |
| ·国际服务外包的动因和影响因素的关系 | 第19页 |
| ·国际服务外包的行业特征和影响因素的关系 | 第19-20页 |
| ·国际服务外包影响因素的选择 | 第20页 |
| ·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 | 第20-23页 |
| ·市场规模 | 第20页 |
| ·劳动力成本 | 第20页 |
| ·劳动力素质 | 第20-21页 |
| ·服务业发展水平 | 第21页 |
| ·服务市场开放程度 | 第21页 |
| ·平均汇率 | 第21页 |
| ·信息技术发展水平 | 第21-22页 |
| ·发包需求 | 第22页 |
| ·研发投入 | 第22-23页 |
| 第三章 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发展与影响因素现状 | 第23-40页 |
| ·全球服务外包的发展现状 | 第23-25页 |
| ·市场规模:短期有波动,长期趋势好 | 第23页 |
| ·发包地分布:发达国家占主导,新兴市场份额扩大 | 第23页 |
| ·承接地分布:发展中国家占主导,竞争加剧 | 第23-24页 |
| ·业务分布:ITO占主导,BPO、KPO比例扩大,行业范围拓宽 | 第24页 |
| ·发展趋势 | 第24-25页 |
| ·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发展现状 | 第25-28页 |
| ·总体规模:市场规模迅速扩大 | 第25-26页 |
| ·业务分布:ITO为主导,BPO、KPO快速发展 | 第26-27页 |
| ·市场分布:发包市场集中在美国、欧盟、日本 | 第27页 |
| ·区域分布:示范区初步形成产业集聚,但发展差距大 | 第27-28页 |
| ·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存在的问题 | 第28-30页 |
| ·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影响因素的现状 | 第30-40页 |
| ·市场规模 | 第30-31页 |
| ·劳动力成本 | 第31-32页 |
| ·劳动力素质 | 第32-33页 |
| ·服务业发展水平 | 第33-35页 |
| ·服务市场开放程度 | 第35页 |
| ·平均汇率 | 第35-36页 |
| ·信息技术发展水平 | 第36-39页 |
| ·发包需求 | 第39页 |
| ·研发投入 | 第39-40页 |
| 第四章 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 | 第40-49页 |
| ·国际服务外包的度量 | 第40页 |
| ·变量选择及假设 | 第40-41页 |
| ·数据收集及模型构建 | 第41-42页 |
| ·数据收集 | 第41-42页 |
| ·建立回归模型 | 第42页 |
| ·模型估计与检验 | 第42-47页 |
| ·实证结果分析 | 第47-49页 |
| 第五章 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对策建议 | 第49-52页 |
| ·从回归结果出发的政策建议 | 第49-50页 |
| ·多种策略相结合,缓解劳动力成本上升压力 | 第49页 |
| ·大力发展服务业,实现服务外包与服务业的相互促进 | 第49-50页 |
| ·加大研发投入,提升信息技术发展水平 | 第50页 |
| ·注重品牌建设与扩大发包地范围,增加发包需求 | 第50页 |
| ·回归结果之外的政策建议补充 | 第50-52页 |
| ·加快服务外包数据建设,奠定行业研究数据基础 | 第50-51页 |
| ·推动示范城市差异化经营,避免同质化竞争 | 第51页 |
| ·改善外包产业结构,加快多元化进程 | 第51页 |
| ·加快服务外包企业整合,扩大企业规模 | 第51-52页 |
|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52-5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3-56页 |
| 致谢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