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中国法制史论文

民国晚期天津地区律师业研究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一章 导论第8-13页
 一、选题缘起第8页
 二、概念界定第8-9页
  (一) 民国晚期第8页
  (二) 天津地区第8-9页
  (三) 律师第9页
 三、文献综述第9-10页
 四、材料选取第10-11页
 五、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1页
  (一) 研究思路第11页
  (二) 研究方法第11页
 六、选题意义第11页
 七、创新与不足第11-13页
第二章 近代中国律师制度概述第13-25页
 一、清末律师制度诞生第13-16页
  (一) 清末律师制度诞生的原因第13-14页
  (二) 清末律师制度诞生的过程第14-16页
  (三) 清末律师制度的评价第16页
 二、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律师制度第16-17页
 三、北洋政府时期的律师制度第17页
 四、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律师制度第17-25页
  (一) 律师资格的获取第18页
  (二) 律师资格的丧失第18-19页
  (三) 律师执业规则第19-20页
  (四) 律师公会第20-22页
  (五) 外国律师在华执业规定第22页
  (六) 律师惩戒第22-23页
  (七) 法院职责第23页
  (八) 民国时期律师制度得失分析第23-25页
第三章 民国晚期天津地区律师业的发展概况第25-34页
 一、民国早期天津地区律师业及律师公会概况第25-26页
 二、民国晚期天津地区律师概况第26-29页
  (一) 执业人数第26页
  (二) 性别比例第26页
  (三) 年龄结构第26-27页
  (四) 籍贯分布第27-28页
  (五) 学历层次第28页
  (六) 履历背景第28页
  (七) 执业区域第28页
  (八) 外籍律师第28-29页
 三、民国晚期天津律师公会概况第29-34页
  (一) 公会会址及联系方式第29页
  (二) 公会任务第29页
  (三) 公会职员及选举第29-30页
  (四) 会议及运作第30-31页
  (五) 会员第31页
  (六) 会员酬金第31-33页
  (七) 会员风纪第33页
  (八) 会员惩戒第33-34页
第四章 民国晚期天津地区律师业评析第34-45页
 一、执业区域范围狭小,流动性较差第34页
 二、性别比例严重失衡,男多女少第34-35页
 三、年龄结构相对合理,总体年龄偏大第35-37页
 四、经历丰富,职业流动性明显第37页
 五、科班出身较多,素质参差不齐第37-38页
 六、人数众多,素质较高第38-40页
 七、收入水平相对较高第40-44页
 八、余论第44-45页
第五章 律师业百年回眸与思考第45-48页
 一、回望百年历程第45-46页
 二、近代历史背景下对律师群体定位的思考第46-48页
参考文献第48-51页
致谢第51页

论文共5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浅析英格兰普通法形成的历史原因
下一篇:论健康权的宪法保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