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追忆似水年华》结构艺术论
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7页 |
| 绪论 | 第7-11页 |
| 第一章 《追忆似水年华》的外部结构 | 第11-21页 |
| 第一节 圆形结构 | 第11-15页 |
| 一、 开篇产生结尾 | 第12-13页 |
| 二、 结尾孕育开篇 | 第13-14页 |
| 三、 细节首尾呼应 | 第14-15页 |
| 第二节 对位结构与教堂式结构 | 第15-21页 |
| 一、 “斯万家那边”和“盖尔芒特家那边” | 第15-16页 |
| 二、 斯万家与盖尔芒特家联姻的结晶:德·圣卢小姐 | 第16-18页 |
| 三、 小市镇贡布雷 | 第18-19页 |
| 四、 细节精密绚丽 | 第19-21页 |
| 第二章 《追忆似水年华》的内部结构 | 第21-34页 |
| 第一节 线性结构 | 第21-22页 |
| 一、 成长历程 | 第21页 |
| 二、 意识流动 | 第21-22页 |
| 第二节 对称结构 | 第22-29页 |
| 一、 标题对称 | 第22-23页 |
| 二、 内容对称 | 第23-28页 |
| (一) 细节对称 | 第23-26页 |
| (二) 情感对称 | 第26-27页 |
| (三) 感受-回忆组合对称 | 第27-28页 |
| 四、 人物对称 | 第28-29页 |
| 五、 词语对称 | 第29页 |
| 第三节 封闭式结构 | 第29-34页 |
| 一、 个人传记 | 第30-32页 |
| 二、 独立标题 | 第32-33页 |
| 三、 环形结构 | 第33页 |
| 四、 精神世界 | 第33-34页 |
| 第三章 《追忆》结构艺术的成因及意义 | 第34-39页 |
| 第一节 小说结构的成因 | 第34-38页 |
| 一、 重视小说结构 | 第34-35页 |
| 二、 革新文学传统 | 第35-36页 |
| 三、 借鉴绘画艺术 | 第36-37页 |
| 四、 借鉴音乐艺术 | 第37-38页 |
| 第二节 结构艺术的意义 | 第38-39页 |
| 结语 | 第39-4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0-43页 |
| 后记 | 第43-44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文章 | 第4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