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22页 |
·引言 | 第9页 |
·锂离子电池概述 | 第9-12页 |
·锂离子电池的结构 | 第9-10页 |
·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| 第10-11页 |
·锂离子电池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| 第11-12页 |
·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| 第12-17页 |
·过渡金属氧化物正极材料 | 第12-15页 |
·聚阴离子型正极材料 | 第15-17页 |
·氟磷酸钒锂LiVP0_4F 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| 第17-20页 |
·氟磷酸钒锂的结构与特点 | 第17-18页 |
·氟磷酸钒锂的制备方法 | 第18-19页 |
·LiVP0_4F 材料的缺点和改进的方法 | 第19-20页 |
·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| 第20-22页 |
第2章 实验 | 第22-27页 |
·主要实验仪器与药品 | 第22-23页 |
·主要实验仪器 | 第22-23页 |
·主要实验药品 | 第23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23-24页 |
·高温固相法制备LiVP0_4F/C | 第23页 |
·改进的固相法制备LiVP0_4F/C | 第23-24页 |
·溶胶凝胶法制备LiVP0_4F/C | 第24页 |
·溶胶凝胶法制备LiV_(1-x)Al_xP0_4F/C | 第24页 |
·LiVP0_4F 正极材料的表征 | 第24-25页 |
·物相分析 | 第24页 |
·形貌分析 | 第24页 |
·热重分析 | 第24-25页 |
·碳含量分析 | 第25页 |
·扣式模拟电池的组装 | 第25页 |
·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| 第25页 |
·理论容量计算 | 第25-27页 |
第3章 改进的固相法制备LiVP0_4F/C 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| 第27-36页 |
·引言 | 第27页 |
·材料的制备 | 第27-28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28-34页 |
·X-射线衍射(XRD)分析 | 第28-29页 |
·扫描电镜(SEM)分析 | 第29-30页 |
·电化学性能分析 | 第30-3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4-36页 |
第4章 溶胶凝胶法制备LiVP0_4F/C 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| 第36-56页 |
·引言 | 第36页 |
·材料的制备 | 第36-37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37-55页 |
·焙烧温度对LiVP0_4F/C 复合材料的影响 | 第37-44页 |
·焙烧时间对LiVP0_4F/C 复合材料的影响 | 第44-49页 |
·柠檬酸含量对LiVP0_4F/C 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影响 | 第49-51页 |
·优化条件合成LiVP0_4F/C 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| 第51-5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第5章 铝掺杂改性研究 | 第56-64页 |
·引言 | 第56-57页 |
·LiAl_xV_(1-x)P0_4F/C 的合成 | 第57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57-63页 |
·X-射线衍射(XRD)分析 | 第57-58页 |
·扫描电镜(SEM)分析 | 第58-59页 |
·LiAl_xV_(1-x)P0_4F/C 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| 第59-6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3-64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4-66页 |
·结论 | 第64-65页 |
·展望 | 第65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74页 |
致谢 | 第74-75页 |
个人简历 | 第75-76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