数控机床伺服进给系统精度保持性试验研究
| 致谢 | 第1-5页 |
| 摘要 | 第5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8页 |
| 目录 | 第8-11页 |
| 图目录 | 第11-12页 |
| 表目录 | 第12-13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3-23页 |
| ·研究意义及课题来源 | 第13-14页 |
| ·伺服进给系统国内外发展现状 | 第14-18页 |
| ·伺服系统国内外发展现状 | 第15-16页 |
| ·机械传动部件国内外发展现状 | 第16-18页 |
| ·精度保持性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8-20页 |
| ·可靠性试验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20-21页 |
| ·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1-23页 |
| 第2章 伺服进给系统故障及精度保持性分析 | 第23-36页 |
| ·伺服进给系统故障分析 | 第23-31页 |
| ·伺服进给系统FMEA | 第23-28页 |
| ·滚珠丝杠副FMEA | 第28-29页 |
| ·滚动导轨副FMEA | 第29-31页 |
| ·伺服进给系统精度保持性分析 | 第31-32页 |
| ·机床精度组成 | 第31页 |
| ·伺服进给系统误差组成 | 第31-32页 |
| ·伺服进给系统误差控制方法 | 第32页 |
| ·基于故障形成过程的精度保持性分析 | 第32-3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| 第3章 伺服进给系统数学建模及误差分析 | 第36-50页 |
| ·半闭环伺服进给系统工作原理 | 第36-37页 |
| ·交流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 | 第37-38页 |
| ·伺服控制系统模型 | 第38-41页 |
| ·电流环数学模型 | 第38-40页 |
| ·速度环数学模型 | 第40页 |
| ·位置环数学模型 | 第40-41页 |
| ·伺服控制系统的参数设计及优化仿真 | 第41-44页 |
| ·电流环设计 | 第41页 |
| ·速度环整定 | 第41-43页 |
| ·位置环整定 | 第43-44页 |
| ·机械传动系统数学模型 | 第44-47页 |
| ·机械传动系统刚度引起的误差分析 | 第47-4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8-50页 |
| 第4章 伺服进给系统精度保持性试验 | 第50-64页 |
| ·试验规划 | 第50-51页 |
| ·实验内容 | 第50页 |
| ·试验方案 | 第50-51页 |
| ·试验台设计 | 第51-57页 |
| ·滚珠丝杠选型计算 | 第52页 |
| ·滚动直线导轨选型计算 | 第52页 |
| ·伺服电机选型计算 | 第52-54页 |
| ·电子齿轮比计算 | 第54页 |
| ·精度测量元件选型 | 第54-55页 |
| ·气动加载系统设计 | 第55-57页 |
| ·运动控制系统设计 | 第57-60页 |
| ·PCI-7344运动控制卡功能 | 第57页 |
| ·控制软件程序设计 | 第57-60页 |
| ·精度测量方法 | 第60-62页 |
| ·伺服进给系统轴线定位精度测量方法 | 第60-62页 |
| ·机械传动系统定位精度测量方法 | 第62页 |
| ·测量数据统计与分析 | 第62-6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3-64页 |
| 第5章 精度保持性建模及预测方法研究 | 第64-78页 |
| ·精度保持性理论模型 | 第64-66页 |
| ·精度保持性定义 | 第64页 |
| ·可靠性概率统计模型 | 第64-66页 |
| ·精度保持性研究方法 | 第66页 |
| ·现场运行数据的可靠性分析 | 第66-71页 |
| ·威布尔概率图法 | 第66-67页 |
| ·基于最小二乘的多元回归法 | 第67-69页 |
| ·数据预处理 | 第69页 |
| ·参数估计结果 | 第69-71页 |
| ·进给系统精度谱分析 | 第71-73页 |
| ·数据预处理 | 第71-72页 |
| ·参数估计结果 | 第72-73页 |
| ·基于AMSAA理论的精度预测模型 | 第73-76页 |
| ·数学模型建立 | 第74-75页 |
| ·数据预处理 | 第75-76页 |
| ·参数估计结果 | 第7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6-78页 |
|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8-80页 |
| ·全文总结 | 第78-79页 |
| ·工作展望 | 第79-8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0-85页 |
| 附录 | 第85-8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