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痛泰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气滞血瘀证临床观察
中文摘要 | 第1-7页 |
英文摘要 | 第7-9页 |
引言 | 第9-11页 |
临床资料与方法 | 第11-26页 |
1 临床资料 | 第11-20页 |
·研究对象 | 第11页 |
·病例分组 | 第11-12页 |
·诊断标准 | 第12-17页 |
·病例标准 | 第17-20页 |
2 研究方法 | 第20-21页 |
·治疗方案 | 第20-21页 |
·观察时间 | 第21页 |
3 观察内容 | 第21-25页 |
·观察项目与指标 | 第21-22页 |
·疗效判定标准 | 第22-24页 |
·观察药物安全性评价标准 | 第24-25页 |
4 统计学处理 | 第25-26页 |
结果与分析 | 第26-32页 |
1 心绞痛疗效分析 | 第26页 |
2 心电图疗效比较 | 第26-27页 |
3 硝酸甘油消耗量比较 | 第27页 |
4 硝酸甘油减停率比较 | 第27-28页 |
5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| 第28页 |
6 炎症因子比较 | 第28-29页 |
7 两组血脂疗效比较 | 第29-30页 |
8 血液流变学比较 | 第30页 |
9 安全性分析 | 第30-32页 |
讨论 | 第32-59页 |
1 中医学与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| 第32-37页 |
·病名渊源 | 第32页 |
·病因病机 | 第32-34页 |
·中医药内科治疗现状 | 第34-37页 |
2 西医学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认识 | 第37-49页 |
·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概述 | 第37-38页 |
·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病机制探讨 | 第38-43页 |
·炎症因子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| 第43-49页 |
3 心痛泰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相关机理探讨 | 第49-58页 |
·心痛泰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中医理论基础 | 第49-50页 |
·心痛泰组方分析 | 第50-52页 |
·心痛泰药理分析 | 第52-56页 |
·心痛泰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分析 | 第56-58页 |
4 问题与展望 | 第58-59页 |
结论 | 第59-60页 |
致谢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6页 |
附录: | 第66-78页 |
1 综述:中医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最进展 | 第66-7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77页 |
2 临床观察表 | 第77-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