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11页 |
1 绪论 | 第11-19页 |
·论文研究背景 | 第11页 |
·提出问题 | 第11-12页 |
·论文研究的目的、意义与内容 | 第12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| 第12-13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| 第12-13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及水平 | 第13页 |
·相关概念 | 第13-16页 |
·主题雕塑 | 第13-14页 |
·门户 | 第14-15页 |
·城市门户 | 第15页 |
·景观 | 第15-16页 |
·城市门户景观 | 第16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·研究框架 | 第17-19页 |
2 主题雕塑与城市门户景观设计的渊源 | 第19-25页 |
·城市门户景观的特殊性 | 第19-20页 |
·景观序列的运动性 | 第19页 |
·景观序列的层次性 | 第19页 |
·景观的多样性[7] | 第19页 |
·景观的标志性 | 第19-20页 |
·景观的期待性 | 第20页 |
·主题雕塑与城市门户景观环境的关系 | 第20-24页 |
·主题雕塑与城市门户景观环境的外在联系 | 第20-24页 |
·主题雕塑与城市门户景观环境的内在联系 | 第2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4-25页 |
3 主题雕塑在西安门户景观设计中的现状调研 | 第25-39页 |
·西安市城市相关概况 | 第25-27页 |
·西安市城市格局概况 | 第25页 |
·西安市空间环境概况 | 第25-27页 |
·主题雕塑在西安门户景观中现状分析 | 第27-32页 |
·西安门户景观的布局 | 第27页 |
·西安门户景观中主题雕塑现状的分析 | 第27页 |
·西安门户景观中主题雕塑的分布 | 第27-32页 |
·西安门户景观中主题雕塑的类型 | 第32-33页 |
·地域方面 | 第32页 |
·题材方面 | 第32页 |
·规模方面 | 第32-33页 |
·材料方面 | 第33页 |
·艺术欣赏方面 | 第33页 |
·手法方面 | 第33页 |
·空间功能划分方面 | 第33页 |
·主题雕塑在西安门户景观设计中的功能、作用及价值 | 第33-36页 |
·主题雕塑在西安门户景观设计中的功能 | 第33-34页 |
·主题雕塑在西安门户景观设计中的作用 | 第34-35页 |
·主题雕塑在西安门户景观设计中的价值 | 第35-36页 |
·主题雕塑在西安门户景观设计中所面临的问题 | 第36-37页 |
·整体规划的缺失 | 第36页 |
·分布不均不成体系 | 第36页 |
·与周边环境不协调 | 第36-37页 |
·场所意识缺失 | 第37页 |
·题材单一化,缺少贴近市民生活的主题雕塑 | 第37页 |
·能反映古城风貌、富有丰富文化内涵、真正能代表西安的主题雕塑太少 | 第3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7-39页 |
4 主题雕塑在西安门户景观中的设计方法探析 | 第39-49页 |
·主题雕塑在西安门户景观设计中的设计表达观念 | 第39页 |
·主题雕塑在西安门户景观设计中的影响因子 | 第39-42页 |
·尺度与比例因子 | 第39页 |
·材质因子 | 第39-40页 |
·空间语言因子 | 第40-41页 |
·环境因子 | 第41-42页 |
·人文思想因子 | 第42页 |
·历史文化因子 | 第42页 |
·主题雕塑在西安门户景观设计中的塑造原则 | 第42-44页 |
·整体性原则 | 第43页 |
·长期性原则 | 第43页 |
·城市历史文化结合原则 | 第43页 |
·时代性原则 | 第43页 |
·生态性原则 | 第43页 |
·多元化原则 | 第43-44页 |
·主题雕塑在西安门户景观设计中的塑造方法 | 第44-48页 |
·在形式与表现主题上要统一 | 第44页 |
·要与其它景观元素相融合 | 第44-46页 |
·要具有情景创造功能 | 第46页 |
·要具有视域空间界定功能 | 第46-47页 |
·要与古城风格相协调 | 第47页 |
·要与人文环境相和谐 | 第47页 |
·要与自然环境相和谐 | 第47页 |
·要体现时代性 | 第47-48页 |
·在塑造上要注重于本土传统材料技术与新材料技术的结合 | 第4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5 主题雕塑在西安门户景观设计中的案例分析 | 第49-61页 |
·西安丝绸之路群雕 | 第49-52页 |
·基地规划概况 | 第49页 |
·创作背景 | 第49-50页 |
·区位空间分析 | 第50页 |
·设计说明 | 第50页 |
·艺术语言 | 第50-51页 |
·设计内容 | 第51-52页 |
·小结 | 第52页 |
·临潼秦统一雕塑 | 第52-54页 |
·基地规划概况 | 第52页 |
·创作背景 | 第52-53页 |
·区位空间分析 | 第53页 |
·主题立意 | 第53页 |
·艺术语言 | 第53-54页 |
·设计内容 | 第54页 |
·设计优势 | 第54页 |
·小结 | 第54页 |
·《诗魂》雕塑群 | 第54-55页 |
·区位 | 第54-55页 |
·设计内容 | 第55页 |
·艺术语言 | 第55页 |
·小结 | 第55页 |
·大唐不夜城的中轴景观主题群雕 | 第55-58页 |
·区位 | 第55-56页 |
·设计内容 | 第56-58页 |
·艺术语言 | 第58页 |
·小结 | 第58页 |
·大雁塔北广场雕塑 | 第58-60页 |
·区位 | 第58页 |
·设计内容 | 第58-59页 |
·艺术语言 | 第59-60页 |
·小结 | 第60页 |
·本章总结 | 第60-61页 |
6 西安门户景观设计中塑造主题雕塑的有利条件与建议 | 第61-67页 |
·西安门户景观设计中塑造主题雕塑的有利条件 | 第61-62页 |
·西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| 第61-62页 |
·西安城市建设、发展与市民精神文化的需求 | 第62页 |
·区域特征明显,主题雕塑设计素材丰富 | 第62页 |
·西安门户景观设计中塑造主题雕塑的建议 | 第62-66页 |
·总体规划 | 第62-63页 |
·遵循原则 | 第63-65页 |
·规划重点 | 第65-66页 |
·结论 | 第66-67页 |
结论 | 第67-68页 |
致谢 | 第68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1页 |
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