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电工技术论文--变压器、变流器及电抗器论文--变流器论文--逆变器论文

微网中逆变器并联控制策略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7页
致谢第7-10页
插图清单第10-12页
表格清单第12-13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3-20页
   ·研究背景第13-16页
   ·逆变器并联的研究现状第16-18页
   ·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8-20页
第二章 单个逆变器系统的建模及控制第20-34页
   ·逆变器的主电路拓扑和参数设计第20-21页
     ·逆变器的主电路拓扑第20页
     ·主电路参数设计第20-21页
   ·逆变器的数学模型第21-25页
     ·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第21-23页
     ·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第23-25页
   ·逆变器控制系统的设计第25-30页
     ·电流内环的设计第25-27页
     ·电压外环的设计第27-30页
   ·单个逆变器孤岛转并网控制方法第30-33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3-34页
第三章 逆变器并联功率下垂控制原理与分析第34-43页
   ·功率下垂控制的原理第34-37页
   ·功率下垂控制的分析第37-42页
     ·逆变器线路阻抗对功率均分的影响第39-40页
     ·并联逆变器功率均分条件第40-4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2-43页
第四章 改进的功率下垂控制方法在逆变器并联中的应用第43-50页
   ·虚拟阻抗的作用第43-46页
     ·虚拟阻抗的添加方式第43-45页
     ·虚拟阻抗的均流作用第45页
     ·虚拟阻抗的软启动功能第45页
     ·虚拟阻抗带来的副作用第45-46页
   ·消除母线电压偏差的改进下垂控制方法第46-47页
   ·实现功率均分的鲁棒下垂控制方法第47-4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9-50页
第五章 单逆变器系统及逆变器并联系统 matlab 仿真第50-66页
   ·单逆变器系统仿真第50-57页
     ·单个逆变器带线性负载仿真第50-52页
     ·单个逆变器孤岛转并网仿真第52-57页
   ·基于传统下垂控制的逆变器并联仿真第57-60页
   ·基于消除母线电压偏差的改进下垂控制方法的逆变器并联仿真第60-62页
   ·基于实现功率均分的鲁棒下垂控制方法的逆变器并联仿真第62-6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4-66页
第六章 总结与展望第66-68页
   ·本文内容的总结第66-67页
   ·展望第67-68页
参考文献第68-71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1-72页

论文共7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植物雕塑在城市景观空间中的应用研究
下一篇: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研究与设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