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M-AM相位差对TDLAS二次谐波线型的影响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目录 | 第6-8页 |
图目录 | 第8-10页 |
表目录 | 第10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9页 |
·TDLAS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气体浓度的检测方法 | 第12-16页 |
·非光学的检测方法 | 第12-13页 |
·常用的光学检测方法 | 第13-16页 |
·TDLAS国内外发展状况 | 第16-26页 |
·国外发展状况 | 第16-21页 |
·国内发展状况 | 第21-26页 |
·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 | 第26-27页 |
·本研究的创新点 | 第27-29页 |
第二章 TDLAS检测的理论基础 | 第29-37页 |
·分子的光谱特征 | 第29-30页 |
·气体分子的选择性吸收 | 第30页 |
·比尔-朗伯定律 | 第30-31页 |
·线型函数 | 第31-34页 |
·吸收线强 | 第34-35页 |
·气体吸收谱线的选择 | 第35-37页 |
第三章 TDLAS检测系统的基本构成 | 第37-49页 |
·TDLAS直接吸收系统的基本构成 | 第37-38页 |
·TDLAS谐波检测系统的基本构成 | 第38页 |
·激光光源的选择 | 第38-40页 |
·光电探测器 | 第40-44页 |
·光电探测器的主要特性参数 | 第40-43页 |
·光电探测器的选取 | 第43-44页 |
·锁相放大器 | 第44-49页 |
第四章 TDLAS检测的原理以及方法的选取 | 第49-59页 |
·TDLAS检测方法 | 第49-55页 |
·直接吸收光谱法 | 第49-50页 |
·FM检测方法 | 第50-52页 |
·FM-AM检测方法 | 第52-55页 |
·检测方法的比较与选取 | 第55-56页 |
·谐波次数的选取 | 第56-58页 |
·TDLAS谐波检测参数的定义 | 第58-59页 |
第五章 FM-AM相位差对二次谐波信号线型的影响 | 第59-83页 |
·二次谐波线型计算条件的选取 | 第59-60页 |
·不同M值时相位差对二次谐波线型的影响 | 第60-67页 |
·不同m值时相位差对二次谐波线型的影响 | 第67-77页 |
·二次谐波线型各参数的拟合 | 第77-81页 |
·二次谐波信号线型各参数变化的幅度 | 第81-83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83-85页 |
·全文总结 | 第83-84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84-85页 |
致谢 | 第85-8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7-95页 |
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| 第9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