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收函数方法与华北克拉通北部岩石圈结构的研究
| 目录 | 第1-7页 |
| 摘要 | 第7-9页 |
| Abstract | 第9-11页 |
| 第一章 引言 | 第11-17页 |
| ·接收函数研究历史 | 第11-13页 |
| ·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| 第13-17页 |
| 第二章 理论地震图及理论接收函数的计算 | 第17-43页 |
| ·应用FK算法计算全波场理论地震图 | 第17-18页 |
| ·接收函数原理 | 第18-24页 |
| ·接收函数的概念 | 第20-24页 |
| ·理论P波接收函数计算 | 第24-29页 |
| ·理论S波接收函数计算 | 第29-40页 |
| ·S波接收函数计算 | 第29-37页 |
| ·SKS波接收函数 | 第37-40页 |
| ·与前人理论接收函数结果比较 | 第40-43页 |
| 第三章 接收函数叠加成像 | 第43-55页 |
| ·接收函数偏移成像研究历史 | 第43-44页 |
| ·CCP偏移成像方法改进 | 第44-55页 |
| ·计算转换波射线路径 | 第45-50页 |
| ·CCP叠加方法改进 | 第50-55页 |
| 第四章 华北克拉通构造地质背景与研究现状 | 第55-67页 |
| ·华北克拉通构造地质背景 | 第55-56页 |
| ·华北克拉通岩石圈结构研究现状 | 第56-67页 |
| ·华北克拉通地壳结构 | 第56-58页 |
| ·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厚度 | 第58-62页 |
| ·华北克拉通上地幔各向异性 | 第62-63页 |
| ·华北克拉通岩石圈破坏机制 | 第63-67页 |
| 第五章 华北克拉通接收函数成像研究 | 第67-99页 |
| ·接收函数计算 | 第67-76页 |
| ·台站分布及事件选取 | 第68-70页 |
| ·接收函数的提取 | 第70-73页 |
| ·接收函数的评价 | 第73-76页 |
| ·华北克拉通岩石圈结构成像 | 第76-88页 |
| ·华北克拉通地壳结构 | 第76-78页 |
| ·华北克拉通岩石圈结构 | 第78-85页 |
| ·与已有成果的比较 | 第85-88页 |
| ·沧东断裂两侧地壳精细结构 | 第88-94页 |
| ·台站分布及事件选取 | 第88-89页 |
| ·计算接收函数 | 第89页 |
| ·CCP叠加成像 | 第89-90页 |
| ·沧东断裂两侧地壳结构 | 第90-94页 |
| ·华北克拉通减薄机制 | 第94-97页 |
| ·小结 | 第97-99页 |
| 第六章 结论及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| 第99-103页 |
| ·理论接收函数计算 | 第99页 |
| ·接收函数偏移叠加 | 第99页 |
| ·华北台阵S波接收函数计算 | 第99-100页 |
| ·华北克拉通岩石圈结构 | 第100页 |
| ·华北克拉通减薄机制 | 第100-101页 |
| ·本文工作存在的不足及后续工作 | 第101-10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03-115页 |
| 致谢 | 第115-117页 |
| 作者简历、在学期间研究成果及发表文章 | 第11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