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2页 |
·引言 | 第9页 |
·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| 第9-10页 |
·课题来源与本文的结构安排 | 第10-12页 |
第2章 无线信道特性及建模 | 第12-24页 |
·概述 | 第12页 |
·无线信道的衰落特性 | 第12-18页 |
·多径效应 | 第14-16页 |
·时变性 | 第16-18页 |
·无线信道的建模 | 第18-22页 |
·瑞利衰落分布 | 第19页 |
·莱斯衰落分布 | 第19-20页 |
·Jakes 模型 | 第20-22页 |
·常规测试信道 | 第22-2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3-24页 |
第3章 LTE 物理层上行链路的基本原理 | 第24-37页 |
·引言 | 第24页 |
·LTE 的帧结构 | 第24-26页 |
·LTE 的物理资源 | 第26-27页 |
·资源格 | 第26页 |
·资源单元 | 第26-27页 |
·资源块 | 第27页 |
·上行多址接入技术 | 第27-30页 |
·SC-FDMA 的传输原理 | 第28-30页 |
·SC-FDMA 参数选择 | 第30页 |
·LTE 上行链路物理信道简述 | 第30-34页 |
·UL-SCH 的处理流程 | 第31-32页 |
·基带信号生成 | 第32-34页 |
·混合基-2*3*5 的 FFT 算法推导 | 第34-3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4章 LTE 上行链路信道估计的算法研究 | 第37-56页 |
·引言 | 第37页 |
·LTE 上行链路参考信号 | 第37-43页 |
·Zadoff-Chu 序列 | 第38-39页 |
·参考信号序列生成 | 第39-42页 |
·PUSCH 的解调参考信号 | 第42-43页 |
·导频的选择与分类 | 第43-46页 |
·三种常用导频 | 第43-45页 |
·LTE 上行 PUSCH 的导频图案 | 第45-46页 |
·信道估计算法 | 第46-50页 |
·基于训练符号的时域信道估计算法 | 第46-47页 |
·基于导频辅助的频域信道估计算法 | 第47-49页 |
·数据位置的信道估计方法 | 第49-50页 |
·仿真与结果分析 | 第50-55页 |
·建立系统仿真平台 | 第50-51页 |
·仿真方案 | 第51页 |
·仿真结果 | 第51-5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第5章 LTE 上行链路物理共享信道关键技术的 DSP 实现 | 第56-70页 |
·硬件平台简述 | 第56-58页 |
·系统设计 | 第58-60页 |
·时钟方案 | 第58-59页 |
·工作时序安排 | 第59-60页 |
·LTE 上行链路物理共享信道关键技术的 DSP 实现 | 第60-66页 |
·DSP 开发环境简介 | 第60页 |
·DSP 的定点运算 | 第60-61页 |
·各模块的 DSP 实现 | 第61-66页 |
·测试与分析 | 第66-6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9-70页 |
第6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0-72页 |
·全文总结 | 第70页 |
·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展望 | 第70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6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76-77页 |
致谢 | 第77-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