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8页 |
| ABSTRACT | 第8-10页 |
| 中英文对照缩略语表 | 第10-11页 |
| 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1-19页 |
| 1 ROS与抗氧化防护及其信号转导 | 第11-13页 |
| ·植物体内的活性氧种类、产生部位及作用 | 第11页 |
| ·ROS的危害 | 第11-12页 |
| ·抗氧化防护系统 | 第12页 |
| ·ROS与MAPK | 第12-13页 |
| 2 重金属胁迫及其信号转导 | 第13-14页 |
| ·重金属对植物的毒害作用及机理 | 第13页 |
| ·重金属胁迫下植物的信号转导 | 第13-14页 |
| 3 WRKY转录因子及其功能 | 第14-17页 |
| ·WRKY转录因子及其结构特点 | 第14-15页 |
| ·WRKY转录因子的功能 | 第15-17页 |
| ·WRKY与MAPK | 第17页 |
| 4 本研究的目的及研究内容 | 第17-19页 |
| 第二章 Cd处理玉米植株,观察抗氧化酶SOD和APX酶活性的变化以及对SOD4、cAPX、ZmWRKY4基因表达的影响 | 第19-25页 |
| 摘要 | 第19页 |
| Abstract | 第19页 |
| 1 材料与方法 | 第19-22页 |
| ·材料 | 第19-20页 |
| ·抗氧化防护酶SOD、APX活性分析 | 第20页 |
| ·总RNA提取及Real-time荧光定量PCR | 第20-22页 |
| 2 结果与分析 | 第22-23页 |
| ·不同浓度Cd处理下,玉米叶片中抗氧化酶SOD、APX的活性情况 | 第22页 |
| ·400mM Cd处理下,玉米WRKY4、SOD4、cAPX的基因表达情况 | 第22-23页 |
| 3 讨论 | 第23-25页 |
| 第三章 ZmWRKY4的基因克隆、亚细胞定位及利用玉米原生质体瞬时表达体系研究过表达ZmWRKY4对抗氧化防护系统中SOD、APX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 | 第25-37页 |
| 摘要 | 第25页 |
| Abstract | 第25-26页 |
| 1 材料与方法 | 第26-31页 |
| ·材料 | 第26-27页 |
| ·ZmWRKY4基因克隆 | 第27-29页 |
| ·瞬时表达载体pXZP008-ZmWRKY4的构建 | 第29页 |
| ·质粒的大量提取 | 第29页 |
| ·玉米原生质体分离及转化 | 第29-30页 |
| ·转化后玉米原生体总RNA提取及质量检测 | 第30页 |
| ·Real Time-PCR检测WRKY4、SOD4、cAPX的表达 | 第30页 |
| ·pXZP008-ZmWRKY4转化原生质体过表达后,检测抗氧化防护酶SOD、APX活性 | 第30-31页 |
| 2 结果与分析 | 第31-34页 |
| ·ZmWRKY4基因全长的克隆及pXZP008-ZmWRKY4融合载体的构建 | 第31页 |
| ·ZmWRKY4的亚细胞定位 | 第31页 |
| ·pXZP008瞬时表达载体转化原生质体的转化效率的鉴定 | 第31-32页 |
| ·ZmWRKY4过表达检测 | 第32-33页 |
| ·过表达ZmWRKY4对抗氧化防护酶基因SOD4、cAPX的表达影响 | 第33-34页 |
| ·过表达ZmWRKY4对抗氧化防护酶SOD、APX的活性影响 | 第34页 |
| 3 讨论 | 第34-37页 |
| 第四章 利用玉米原生质体瞬时表达体系RNA干扰ZmWRKY4,观察抗氧化防护系统中SOD、APX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 | 第37-45页 |
| 摘要 | 第37页 |
| Abstract | 第37-38页 |
| 1 材料与方法 | 第38-40页 |
| ·材料 | 第38页 |
| ·ZmWRKY4干扰引物的设计 | 第38页 |
| ·Zm WRKY4的dsRNA体外合成 | 第38-39页 |
| ·玉米原生质体分离、转化及处理 | 第39页 |
| ·转化后原生质体总RNA提取及质量检测 | 第39-40页 |
| ·Real time-PCR检测100μM ABA处理下,玉米叶片中ZmWRKY4表达情况 | 第40页 |
| ·Real time-PCR检测RNA干扰ZmWRKY4及经10μMABA处理后,SOD4、cAPX的基因表达情况 | 第40页 |
| ·RNA干扰ZmWRKY4后并经101μMABA处理,检测抗氧化防护酶SOD和APX的活性 | 第40页 |
| 2 结果与分析 | 第40-43页 |
| ·ABA处理玉米植株及ABA处理玉米原生质体,ZmWRKY4的基因表达时间进程 | 第40-41页 |
| ·检测ZmWRKY4的沉默效果及ABA处理后的恢复情况 | 第41页 |
| ·干扰ZmWRKY4并ABA恢复处理,观察抗氧化防护酶基因表达情况 | 第41-42页 |
| ·干扰ZmWRKY4并ABA恢复处理,检测抗氧化防护酶活性变化情况 | 第42-43页 |
| 3 讨论 | 第43-45页 |
| 第五章 ZmWRKY4与ZmMPK5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研究 | 第45-53页 |
| 摘要 | 第45页 |
| Abstract | 第45-46页 |
| 1 材料与方法 | 第46-49页 |
| ·实验材料 | 第46页 |
| ·载体构建 | 第46页 |
| ·酵母感受态细胞的制备与转化 | 第46-47页 |
| ·3-AT(3-Aminotriazol)浓度测试及毒性检测 | 第47页 |
| ·X-gal测定(X-gal assay) | 第47-48页 |
| ·检测报告基因URA3(Test Reporter Gene URA3) | 第48页 |
| ·基因枪轰击洋葱表皮 | 第48-49页 |
| 2 结果与分析 | 第49-51页 |
| ·载体构建 | 第49页 |
| ·酵母双杂交鉴定 | 第49-50页 |
| ·BiFC验证相互作用 | 第50-51页 |
| 3 讨论 | 第51-53页 |
| 第六章 全文结论 | 第53-55页 |
| ZmWRKY4参与了抗氧化防护过程 | 第53页 |
| 证实了ZmWRKY4与ZmMPK5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 | 第53-55页 |
| 创新之处与存在的问题 | 第55-5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7-67页 |
| 致谢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