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1页 |
绪论 | 第11-21页 |
一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| 第11-13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3-19页 |
·公共服务的相关概念 | 第13-14页 |
·NGO相关概念 | 第14-16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6-18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8-19页 |
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9-21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9-20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20页 |
·创新和不足之处 | 第20-21页 |
第1章 少数民族地区NGO参与公共服务的必要性 | 第21-27页 |
·NGO参与公共服务的理论基础 | 第21-23页 |
·政府失灵理论 | 第21-22页 |
·公共物品理论 | 第22页 |
·新公共服务理论 | 第22-23页 |
·治理理论 | 第23页 |
·少数民族地区NGO参与公共服务的意义 | 第23-27页 |
·缓解公共服务中的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 | 第24页 |
·满足民族地区对公共服务的多元化需求 | 第24-25页 |
·缓解我国公共服务区域资源配置不均衡 | 第25-27页 |
第2章 国外NGO参与公共服务的先进经验 | 第27-34页 |
·国外NGO参与公共服务的实践 | 第27-31页 |
·参与方式 | 第27-29页 |
·参与现状 | 第29-31页 |
·国外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| 第31-34页 |
·政府和NGO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 | 第31-32页 |
·为NGO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| 第32-34页 |
第3章 凉山彝族妇女儿童发展中心参与公共服务的实践 | 第34-46页 |
·组织基本情况 | 第34-38页 |
·组织简介 | 第34页 |
·成立背景 | 第34-35页 |
·人力资源状况 | 第35页 |
·资金来源 | 第35-36页 |
·内部机构及运行 | 第36-37页 |
·主要工作 | 第37-38页 |
·参与公共服务的方式 | 第38-46页 |
·与政府、企业、社会力量共同合作 | 第38-40页 |
·与国际组织的合作 | 第40-43页 |
·与其他国内公益组织的合作 | 第43-44页 |
·与官办社会团体的合作 | 第44-46页 |
第4章 凉山彝族妇女儿童发展中心参与公共服务经验分析 | 第46-53页 |
·参与公共服务的优势 | 第46-47页 |
·坚持公益价值 | 第46页 |
·发挥志愿精神 | 第46-47页 |
·倡导平等合作 | 第47页 |
·参与公共服务的效果 | 第47-48页 |
·唤起人们远离毒品、艾滋病的认识 | 第47-48页 |
·促进乡村社区的生计发展和个人发展 | 第48页 |
·通过各种宣传途径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| 第48页 |
·促进彝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| 第48页 |
·参与公共服务遇到的困难 | 第48-53页 |
·现行准入制度阻碍NGO发展 | 第48-49页 |
·对NGO的认识落后 | 第49-50页 |
·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滞后 | 第50页 |
·资金不足 | 第50页 |
·专业化水平有限 | 第50-51页 |
·人才流动性大 | 第51-53页 |
第5章 完善少数民族地区NGO参与公共服务的思路和对策 | 第53-60页 |
·完善少数民族地区NGO参与公共服务的思路 | 第53-54页 |
·加强NGO自身能力建设 | 第53页 |
·外部给予NGO更多支持与合作 | 第53-54页 |
·完善少数民族地区NGO参与公共服务的对策 | 第54-60页 |
·加强NGO参与公共服务的能力建设 | 第54-55页 |
·正确处理组织的外部关系网络 | 第55-57页 |
·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| 第57-58页 |
·加大对NGO参与公共服务的支持力度 | 第58-60页 |
结语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4页 |
致谢 | 第64-65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