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端木蕻良“大地三部”的“野性意识”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引论 | 第8-10页 |
第一章 “野性意识”的学理辨析 | 第10-15页 |
第一节 野性是人性的客观所属 | 第10-11页 |
第二节 野性是文学表现的实有内容 | 第11-13页 |
第三节 文学创造呼唤“野性意识”的力量 | 第13-15页 |
第二章 野性是“大地三部”人物的共同精髓 | 第15-26页 |
第一节 农民的原始强力与血性 | 第15-18页 |
第二节 女性粗犷的野性之美 | 第18-20页 |
第三节 “胡子”的野性与豪义 | 第20-24页 |
第四节 土地鲸吞者的野蛮与猖獗 | 第24-26页 |
第三章 时代风涛中野性的明灭 | 第26-36页 |
第一节 野性在民族抗争中升华 | 第26-28页 |
第二节 野性在民族大义感召下转化 | 第28-30页 |
第三节 野性的委顿导致人性的暗淡 | 第30-33页 |
第四节 “食”“色”里野性的人性之根 | 第33-36页 |
第四章 释放野性的叙事艺术 | 第36-47页 |
第一节 东北大地风貌的撷取与讴歌 | 第36-38页 |
第二节 人物野性特征的典型化 | 第38-42页 |
第三节 地域民情习俗的凝注与渲染 | 第42-44页 |
第四节 历史沿革的追踪与阐释 | 第44-47页 |
第五章 “大地三部”野性意识的文化渊源与文学意义 | 第47-56页 |
第一节 野性意识是作家反拨自身文化人格的杠杆 | 第47-50页 |
第二节 萨满文化崇拜超自然的野性生命力 | 第50-52页 |
第三节 野性是东北族群地域性特征 | 第52-54页 |
第四节 另辟蹊径的文学创新理念 | 第54-56页 |
结论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0页 |
致谢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