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9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5页 |
| ·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| 第9-11页 |
| ·问题提出 | 第9-10页 |
| ·选题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·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| 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| 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| ·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3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13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3页 |
| ·创新之处 | 第13-15页 |
|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保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| 第15-25页 |
| ·社会保障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 | 第15-18页 |
| ·资本主义生产与再生产的需要 | 第15-17页 |
| ·无产阶级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| 第17-18页 |
| ·社会保障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| 第18-21页 |
| ·主要欧洲国家的社会保障理论 | 第18-20页 |
| ·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社会保障的初步构想 | 第20-21页 |
| ·社会保障思想的发展历程 | 第21-25页 |
| ·初步探索阶段( 19 世纪 40 年代— 50 年代) | 第21-23页 |
| ·理论形成阶段( 19 世纪 50 年代— 70 年代) | 第23-24页 |
| ·理论发展阶段( 19 世纪 70 年代—19 世纪末) | 第24-25页 |
|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保障思想的主要内容 | 第25-36页 |
| ·社会保障的必要性 | 第25-27页 |
| ·物质资料生产与再生产的必然要求 | 第25-26页 |
| ·劳动力的生产与再生产的必要条件 | 第26-27页 |
| ·社会保障的目的以及对象 | 第27-31页 |
| ·一切社会中政治与智力发展的基础 | 第27-28页 |
| ·维护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 | 第28-30页 |
| ·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 | 第30页 |
| ·社会保障的对象 | 第30-31页 |
| ·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 | 第31-33页 |
| ·资本主义社会来源于工人阶级创造的剩余价值 | 第31-32页 |
| ·社会主义社会来源于人民创造的社会财富 | 第32-33页 |
| ·社会保障的功能 | 第33-36页 |
| ·“分摊损失”职能 | 第33-34页 |
| ·“补偿和恢复”功能 | 第34-36页 |
| 第四章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保障思想的当代价值 | 第36-44页 |
| ·理论价值 | 第36-39页 |
| ·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| 第36-38页 |
| ·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障体系的基本原则 | 第38-39页 |
| ·实践价值 | 第39-44页 |
| ·有利于构建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保障机制 | 第39-41页 |
| ·有利于进一步缩小城乡差别 | 第41-42页 |
| ·有利于进一步维护社会稳定 | 第42-44页 |
| 结语 | 第44-4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5-49页 |
| 致谢 | 第49-50页 |
|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