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伏电源友好并网功率接口及混成并网控制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0页 |
·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太阳能光伏发电发展现状与前景 | 第11-13页 |
·国外发展现状与趋势 | 第11-12页 |
·国内发展现状与趋势 | 第12-13页 |
·并网功率接口的研究 | 第13-17页 |
·并网功率接口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| 第15页 |
·并网功率接口控制方法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| 第15-17页 |
·友好并网功率接口的作用 | 第17页 |
·混成控制理论发展历史与现状 | 第17-19页 |
·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| 第19-20页 |
第二章 混成控制理论概述 | 第20-32页 |
·混成系统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| 第20-21页 |
·混成系统的建模方法 | 第21-27页 |
·混成自动机模型 | 第22-23页 |
·层次结构模型 | 第23-24页 |
·混成 Petri 网模型 | 第24-25页 |
·切换系统模型 | 第25-26页 |
·混合逻辑动态模型 | 第26页 |
·动态系统模型 | 第26-27页 |
·混成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 | 第27-29页 |
·混成控制理论的实际应用 | 第29-3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第三章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混成建模 | 第32-42页 |
·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简介 | 第32-33页 |
·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混成特性 | 第33-40页 |
·光伏电源的混成特性 | 第33-36页 |
·并网功率接口的混成特性 | 第36-38页 |
·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运行模式的混成特性 | 第38-39页 |
·主电网的混成特性 | 第39-40页 |
·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混成建模研究 | 第40-4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第四章 友好并网功率接口混成控制原理分析 | 第42-55页 |
·友好并网功率接口的结构分析 | 第42-44页 |
·DC-DC 变换器的拓扑结构 | 第42-43页 |
·DC-AC 逆变器的拓扑结构 | 第43-44页 |
·MPPT 混成控制策略 | 第44-48页 |
·光伏电池工作特性 | 第44-45页 |
·MPPT 混成控制规律 | 第45-47页 |
·MPPT 混成控制器的设计 | 第47-48页 |
·友好并网功率接口输出混成控制策略 | 第48-54页 |
·单相系统友好并网功率接口输出混成控制规律 | 第48-50页 |
·单相系统友好并网功率接口输出混成控制器的设计 | 第50-52页 |
·三相系统友好并网功率接口输出混成控制规律 | 第52-53页 |
·三相系统友好并网功率接口输出混成控制器的设计 | 第53-5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第五章 友好并网功率接口控制系统仿真与设计 | 第55-68页 |
·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运行仿真 | 第55-60页 |
·MPPT 控制器真分析 | 第55-56页 |
·单相系统友好并网功率接口输出控制器仿真分析 | 第56-58页 |
·三相系统友好并网功率接口输出控制器仿真分析 | 第58-60页 |
·控制系统的硬件初步设计 | 第60-65页 |
·DSP 控制芯片及外围电路设计 | 第61-65页 |
·DSP 控制芯片简介 | 第61页 |
·采样电路 | 第61-63页 |
·过零检测电路 | 第63-64页 |
·保护电路 | 第64页 |
·IGBT 驱动电路 | 第64-65页 |
·控制系统的软件初步设计 | 第65-6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6-68页 |
总结与展望 | 第68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3页 |
致谢 | 第73-74页 |
附录 A(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专利情况) | 第74-75页 |
附录 B(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相关课题及所获奖励) | 第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