故意杀人罪死刑适用的影响因素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目录 | 第7-9页 |
序言 | 第9-10页 |
1 故意杀人罪死刑适用立法因素的影响 | 第10-19页 |
·立法现状 | 第10-13页 |
·简单的罪状设置现状 | 第10-12页 |
·排列不当及分档情节不明的法定刑现状 | 第12页 |
·刑事政策指导范围有限 | 第12-13页 |
·立法缺陷分析 | 第13-16页 |
·罪状简单量刑情节模糊 | 第13-14页 |
·量刑基准不明法定刑弹性比较大 | 第14-15页 |
·“李彦杀夫案”案例分析 | 第15-16页 |
·立法完善建议 | 第16-19页 |
·增设量刑情节 | 第16-18页 |
·完善法定刑设置 | 第18-19页 |
2 故意杀人罪死刑适用法官因素影响 | 第19-26页 |
·法官因素影响表现 | 第19-21页 |
·类案不同判 | 第19-20页 |
·“廖某案”和“吕丽案”案例分析 | 第20-21页 |
·影响因子分析 | 第21-22页 |
·法官的职业道德问题 | 第21页 |
·司法环境中法官队伍中腐败现象 | 第21-22页 |
·法官的职业素养问题 | 第22页 |
·解决对策建议 | 第22-26页 |
·提高法官素质严防腐败 | 第22-23页 |
·严格审查证据把握严格适用死刑 | 第23-24页 |
·充分利用从轻减轻情节坚持慎杀原则 | 第24-25页 |
·建立和完善案例指导制度 | 第25-26页 |
3 故意杀人罪死刑适用舆情因素负面影响 | 第26-36页 |
·负面影响表现 | 第26-28页 |
·舆情对故意杀人案件死刑适用的负面影响大 | 第26-27页 |
·“药家鑫案”和“李昌奎案”案例分析 | 第27-28页 |
·根源分析 | 第28-32页 |
·重刑主义文化影响社会民众对重刑要求 | 第28-30页 |
·传统杀人偿命观念影响公众对死刑适用的不当需求 | 第30页 |
·现实环境下舆情的自身特点影响 | 第30-32页 |
·解决对策 | 第32-36页 |
·树立正确的刑罚观 | 第32-33页 |
·树立正确的死刑观 | 第33-34页 |
·树立正确的舆情观 | 第34-36页 |
结语 | 第36-3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7-40页 |
致谢 | 第40-41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公开发表的论文 | 第41-4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