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2页 |
·课题背景 | 第8-9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| 第9-10页 |
·车架有限元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·铆接车架的研究现状 | 第10页 |
·课题研究内容 | 第10-12页 |
第二章 接触非线性分析理论与有限元分析方法 | 第12-26页 |
·接触非线性问题的基本概念 | 第12-15页 |
·接触表面的状态非线性 | 第12页 |
·接触状态判定条件 | 第12-15页 |
·接触非线性计算方法 | 第15-17页 |
·罚函数法 | 第15-16页 |
·拉格朗日乘子法 | 第16-17页 |
·ANSYS中的接触分析 | 第17-24页 |
·ANSYS接触分析能力 | 第17页 |
·ANSYS面—面接触分析 | 第17-20页 |
·接触刚度值的定义 | 第20页 |
·摩擦类型的选择 | 第20页 |
·铆钉接触模型的建立 | 第20-2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4-26页 |
第三章 铆接货车车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26-45页 |
·铆接轻型载货车车架有限元模型的特点 | 第26-27页 |
·实体单元与板壳单元组合建模方法 | 第27-29页 |
·应用APDL命令的实体单元与板壳单元组合建模 | 第29-39页 |
·板壳单元和实体单元自由度不连续的解决方法 | 第29-30页 |
·基于位移协调条件的约束方程 | 第30-31页 |
·ANSYS中APDL实体—壳混合单元的建模和约束方程编写 | 第31-35页 |
·实体单元与板壳单元通过约束方程的混合建模实例 | 第35-39页 |
·铆接轻型载货车车架的实体单元与板壳单元混合有限元模型 | 第39页 |
·铆接轻型载货车车架有限元模型的边界条件 | 第39-40页 |
·货车钢板弹簧的模拟方法 | 第40-41页 |
·钢板弹簧线性刚度的模拟 | 第40-41页 |
·主副簧结构的建模 | 第41页 |
·考虑接触非线性的铆接货车车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41-4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第四章 基于接触非线性的铆接轻型载货车车架有限元分析 | 第45-62页 |
·弯曲工况 | 第45-48页 |
·弯曲工况载荷的施加 | 第45-46页 |
·弯曲工况车架整体强度分析结果及分析 | 第46-48页 |
·弯曲工况下铆接部位的应力分布情况 | 第48页 |
·扭转工况 | 第48-53页 |
·扭转工况描述 | 第48-49页 |
·前轮悬空工况分析 | 第49-50页 |
·前轮抬高工况分析 | 第50-51页 |
·后轮抬高工况分析 | 第51-52页 |
·扭转工况下铆接部位应力分析 | 第52-53页 |
·制动工况 | 第53-56页 |
·制动工况描述 | 第53-54页 |
·制动工况分析 | 第54-55页 |
·制动工况下铆接部位应力分析 | 第55-56页 |
·转弯工况 | 第56-59页 |
·转弯工况描述 | 第56-57页 |
·转弯工况分析 | 第57-58页 |
·转弯工况下铆接部位应力分布 | 第58-59页 |
·铆接车架各工况结果汇总 | 第59-60页 |
·铆接车架改进方案 | 第60-62页 |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2-64页 |
·分析总结 | 第62-63页 |
·本课题的展望 | 第63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7页 |
致谢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