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--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--传播理论论文--传播媒介论文

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涉农微博交流特性研究--以新浪“农业行业”微群为例

摘要第1-9页
ABSTRACT第9-11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1-17页
   ·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第11-13页
   ·研究意义和目的第13-14页
   ·研究内容第14-15页
   ·研究方法第15-16页
   ·论文组织第16-17页
第二章 研究综述与相关理论第17-33页
   ·微博研究综述第17-20页
     ·微博的国外研究现状第18-19页
     ·微博的国内研究现状第19-20页
   ·社会网络分析研究综述第20-24页
     ·社会网络分析的国外研究现状第21-22页
     ·社会网络分析的国内研究现状第22-24页
   ·社会网络分析理论第24-30页
     ·网络密度第24-25页
     ·中心性第25-28页
     ·成分与派系第28-29页
     ·E-I指数第29页
     ·小世界第29-30页
     ·结构洞第30页
   ·社会网络分析软件第30-3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2-33页
第三章 数据采集与整理第33-43页
   ·样本选取第33-34页
   ·数据采集第34-39页
     ·App Key申请第34-36页
     ·OAuth2.0授权认证第36-37页
     ·API调用第37-39页
   ·数据整理第39-43页
第四章 社会网络分析第43-59页
   ·整体网络分析第43-45页
     ·网络密度第43页
     ·网络可达性第43-44页
     ·网络社群图第44-45页
   ·中心性分析第45-52页
     ·点度中心性分析第45-48页
     ·中间中心性分析第48-51页
     ·接近中心性分析第51-52页
   ·凝聚子群分析第52-57页
     ·成分分析第52-53页
     ·派系分析第53-56页
     ·凝聚子群密度第56-5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7-59页
第五章 农业微群交流特性研究第59-65页
   ·农业微群核心用户研究第59-62页
     ·核心用户身份特征第59-61页
     ·核心用户动机分析第61-62页
   ·农业微群交流内容研究第62-65页
     ·交流话题分类第62-63页
     ·热点话题分析第63-65页
第六章 总结与展望第65-71页
   ·研究结论第65-67页
   ·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之处第67-68页
   ·存在的问题第68-69页
   ·进一步研究第69-71页
参考文献第71-79页
致谢第79页

论文共7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“全职主妇”角色适应研究--基于南京城区个案访谈的研究
下一篇: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研究--以南京市某社区为个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