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9页 |
(一) 关于《左传》之真伪及作者 | 第9-11页 |
(二) 关于《左传》之性质 | 第11-13页 |
(三) 关于经学史研究之《左传》 | 第13-15页 |
(四) 关于西汉《左传》学 | 第15-17页 |
(五) 关于西汉地域与文化 | 第17-19页 |
第二章 西汉《左传》之授受、学者及著作 | 第19-46页 |
第一节 《左传》之授受源流 | 第19-25页 |
第二节 西汉《左传》学者及著作存佚 | 第25-38页 |
(一) 西汉《左传》学者 | 第25-36页 |
(二) 西汉《左传》著作之存佚 | 第36-38页 |
第三节 西汉《左传》引用情况 | 第38-46页 |
(一) 西汉前文献中引用《左传》情况 | 第38-39页 |
(二) 西汉文献引用《左传》情况 | 第39-46页 |
第三章 西汉《左传》学发展的特点 | 第46-59页 |
第一节 西汉《左传》学的发展特点 | 第46-51页 |
(一) 与灾异说联系密切 | 第47-49页 |
(二) 事本《左传》而义本《公羊》、《谷梁》 | 第49-51页 |
第二节 西汉《左传》学悬而未决的问题 | 第51-59页 |
(一) 《左传》之作者 | 第51-52页 |
(二) 《左传》之名称 | 第52页 |
(三) 《左传》之是否传经 | 第52-57页 |
(四) 《左传》之传本 | 第57-59页 |
第四章 西汉《左传》学发展的原因 | 第59-71页 |
第一节 政治因素的深远影响 | 第59-63页 |
(一) 汉初思想由宽松到严格 | 第60-61页 |
(二) 昭、宣、元、成时期政治改革 | 第61-62页 |
(三) 西汉末年《左传》的再发现 | 第62-63页 |
第二节 《左传》自身因素的吸引 | 第63-71页 |
(一) 《左传》长于记事 | 第63-64页 |
(二) 《左传》长于讲“礼” | 第64-67页 |
(三) 《左传》神秘主义的占卜、梦与灾异 | 第67-71页 |
结论 | 第71-7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3-80页 |
附录一、《汉书·儒林传》与《经典释文序录》记载的西汉《左传》授受关系示意图 | 第80-81页 |
附录二、前人著作中的西汉《左传》学者 | 第81-84页 |
附录三、前人著作中的西汉《左传》学著述 | 第84-85页 |
附录四、刘歆《春秋》、《左传》观点辑佚 | 第85-89页 |
附录五、刘正浩《周秦诸子述<左传>考》《左传》引用一览表 | 第89-94页 |
附录六、刘正浩《两汉诸子述<左传>考》《左传》引用一览表 | 第94-98页 |
附录七、《左传》《公羊传》《谷梁传》记事比较 | 第98-124页 |
附录八、《左传》中占卜记录 | 第124-128页 |
附录九、《左传》关于占梦的记录 | 第128-131页 |
后记 | 第131-13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