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粪便DNA技术与样线法的藏狐种群数量估计
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目录 | 第8-10页 |
第一章 研究概述 | 第10-21页 |
·藏狐的生物学概述 | 第10-14页 |
·形态特征 | 第10页 |
·栖息地与分布 | 第10-11页 |
·种群数量调查 | 第11页 |
·活动范围与活动节律 | 第11-12页 |
·食性与排便 | 第12页 |
·藏狐与棘球绦虫病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·狐属种群数量调查方法 | 第14-18页 |
·直接计数法 | 第15-16页 |
·间接计数法 | 第16-18页 |
·其他调查方法 | 第18页 |
·研究区域概述 | 第18-21页 |
·气候因素 | 第19-20页 |
·动物因素 | 第20页 |
·植物因素 | 第20-21页 |
第二章 粪便个体识别技术估计藏狐种群数量 | 第21-34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21-28页 |
·非损伤性取样——藏狐粪便的采集 | 第21-22页 |
·粪便DNA的提取和狐种鉴定 | 第22-24页 |
·微卫星引物的筛选 | 第24-25页 |
·微卫星引物扩增和性别鉴定 | 第25-26页 |
·基因型的确定与个体鉴别 | 第26-28页 |
·结果 | 第28-31页 |
·粪便样品鉴定结果 | 第28页 |
·微卫星引物筛选结果 | 第28-29页 |
·基因分型、性别鉴定与个体鉴别 | 第29-31页 |
·讨论 | 第31-34页 |
第三章 样线法估计藏狐种群数量 | 第34-37页 |
·调查方法 | 第34-35页 |
·数据处理 | 第35页 |
·结果 | 第35-36页 |
·讨论 | 第36-37页 |
第四章 总结和展望 | 第37-40页 |
·粪便个体识别技术与样线法在种群调查中的应用 | 第37-38页 |
·藏狐种群现状 | 第38-39页 |
·展望 | 第39-4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0-49页 |
附录 | 第49-50页 |
致谢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