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水产、渔业论文--水产基础科学论文--水产生物学论文--水产植物学论文

条斑紫菜叶状体不同区域光合作用比较分析及相关蛋白质组学研究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9页
第一章 前言第9-39页
 第一节 紫菜生物学特征与经济价值第9-15页
  1. 紫菜的分类地位及分布第9页
  2. 紫菜的经济价值第9-10页
  3. 紫菜的栽培第10-11页
  4.紫菜生活史及减数分裂第11-15页
 第二节 光合作用及类囊体膜的结构第15-27页
  1. 光合作用的机理第17-18页
  2.叶绿体第18页
  3.类囊体第18-19页
  4. 类囊体膜上的色素蛋白复合物第19-26页
  5.类囊体膜上的蛋白质第26-27页
 第三节 紫菜等潮间带大型海藻对干出的响应第27-31页
  1. 干出对潮间带大型海藻分布的影响第27页
  2.干出对潮间带大型海藻光合作用等生理特性的影响第27-29页
  3.潮间带海藻耐受干出脱水的响应机制第29-31页
 第四节 研究方法第31-38页
  1. 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及 PAM 的应用第31-33页
  2. 双向电泳第33-37页
  3. 膜蛋白的双向电泳第37-38页
 第五节 研究内容与目的第38-39页
  1. 研究内容第38页
  2. 研究目的第38-39页
第二章 条斑紫菜叶状体不同区域光合活性的研究第39-44页
 1.材料与方法第39-40页
 2. 结果第40-42页
 3. 讨论第42-44页
第三章 条斑紫菜叶状体营养细胞与雄性细胞光合活性比较第44-53页
 1. 材料与方法第44-46页
 2. 结果第46-51页
 3. 讨论第51-53页
第四章 条斑紫菜叶状体类囊体膜色素蛋白复合物研究第53-70页
 第一节 条斑紫菜叶状体类囊体膜的分离与鉴定第53-57页
  1. 材料与方法第53-54页
  2. 结果第54-57页
  3. 讨论第57页
 第二节 类囊体膜蛋白组成的双向电泳研究第57-65页
  1. 材料与方法第57-59页
  2. 结果第59-64页
  3. 讨论第64-65页
 第三节 光系统活性研究第65-70页
  1. 材料与方法第65-66页
  2. 结果与讨论第66-70页
第五章 条斑紫菜叶状体总可溶性蛋白质组初步研究第70-78页
 1.材料与方法第70-72页
 2. 结果与讨论第72-77页
 附表第77-78页
总结第78-79页
参考文献第79-98页
论文发表情况第98-99页
致谢第99页

论文共9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电针干预骨癌痛大鼠的实验研究
下一篇:长囊水云与海带甘露醇代谢途径相关基因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