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3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3-27页 |
·课题的研究背景 | 第13-16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13-14页 |
·间谐波源及其危害 | 第14-16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6-25页 |
·间谐波检测算法 | 第16-23页 |
·电压闪变检测算法 | 第23-24页 |
·电动机间谐波源 | 第24-25页 |
·本文的主要工作 | 第25-27页 |
第2章 基于改进自回归模型算法的间谐波检测 | 第27-49页 |
·引言 | 第27-28页 |
·AR模型功率谱估计 | 第28页 |
·基于AR模型的间谐波分析原理 | 第28-29页 |
·基于最优窗BURC算法的间谐波检测原理 | 第29-47页 |
·基于最优窗Burg算法的间谐波谱估计方法 | 第29-35页 |
·最优窗Burg算法和Marple算法比较 | 第35-38页 |
·最优窗Burg算法和特征值算法比较 | 第38-40页 |
·计算复杂度分析 | 第40-41页 |
·幅值和初相位估计方法 | 第41-42页 |
·算例分析 | 第42-4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7-49页 |
第3章 基于时频原子方法的电压闪变检测 | 第49-62页 |
·引言 | 第49-50页 |
·电压闪变信号模型和预处理 | 第50-52页 |
·电压闪变信号模型 | 第50-51页 |
·电压闪变信号预处理 | 第51-52页 |
·基于时频原子方法的闪变包络线提取算法 | 第52-56页 |
·时频原子方法 | 第52-55页 |
·原子库参数的离散化和符合闪变特征原子的提取 | 第55-56页 |
·算例分析 | 第56-6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第4章 机械负荷波动时的感应电动机间谐波源模型 | 第62-80页 |
·引言 | 第62页 |
·正弦波动的负载转矩 | 第62-70页 |
·机械负荷正弦波动时感应电动机数学模型的线性化 | 第62-66页 |
·定子间谐波电流表达式 | 第66-68页 |
·算例分析 | 第68-70页 |
·周期波动的负载转矩 | 第70-73页 |
·定子间谐波电流表达式 | 第70-71页 |
·算例分析 | 第71-73页 |
·电动机运行工况及负载转矩波动对定子间谐波电流频谱的影响 | 第73-79页 |
·定子间谐波电流随负载转矩波动幅值的变化规律 | 第73-75页 |
·定子间谐波电流随负载转矩波动频率的变化规律 | 第75-77页 |
·电动机运行于不同工作点 | 第77-7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9-80页 |
第5章 计及机械负荷波动且通过变频调速驱动的感应电动机间谐波源模型 | 第80-92页 |
·引言 | 第80-81页 |
·机械负荷波动引起的定子间谐波电流 | 第81-82页 |
·定子间谐波电流穿越变频调速装置 | 第82-91页 |
·间谐波穿越逆变器 | 第82-84页 |
·间谐波穿越直流侧 | 第84-85页 |
·间谐波穿越整流器 | 第85-86页 |
·算例分析 | 第86-9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91-92页 |
结论和展望 | 第92-94页 |
主要研究成果 | 第92-93页 |
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| 第93-94页 |
致谢 | 第94-9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5-102页 |
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102-103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工作 | 第10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