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4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4-23页 |
·短期气候预测研究进展 | 第14-17页 |
·统计学方法 | 第14-16页 |
·动力学方法 | 第16-17页 |
·面临的困难与出路 | 第17-19页 |
·动力统计预测方法 | 第19-20页 |
·问题提出及研究内容 | 第20-22页 |
·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 | 第22-23页 |
第二章 动力统计方法的理论基础及其有效性检验 | 第23-36页 |
·动力统计基本原理 | 第23-26页 |
·模式及资料介绍 | 第26-28页 |
·模式介绍 | 第26-27页 |
·所用资料 | 第27页 |
·分区 | 第27-28页 |
·预测效果检验标准 | 第28-29页 |
·动力统计理想试验 | 第29-35页 |
·小结 | 第35-36页 |
第三章 动力统计预测方案的构建 | 第36-74页 |
·静态特征相似—最优多因子组合预报方案 | 第36-50页 |
·华北地区气候背景及系统误差订正 | 第36-38页 |
·区域关键因子的选取及其优化组合配置 | 第38-45页 |
·独立样本检验及个例分析 | 第45-49页 |
·动态最优多因子组合预报流程 | 第49-50页 |
·异常信号相似—异常因子组合预报方案 | 第50-63页 |
·异常因子组合预测流程 | 第50-51页 |
·区域异常降水 | 第51-52页 |
·前期异常信号的提取 | 第52-56页 |
·误差场分析 | 第56-59页 |
·独立样本回报与个例分析 | 第59-63页 |
·动态特征相似—海温演化相似预报方案 | 第63-72页 |
·海温关键区的选取 | 第63-69页 |
·方案参数设计 | 第69-71页 |
·独立样本回报检验 | 第71-7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2-74页 |
第四章 动力统计预测方案在高度场中的应用 | 第74-91页 |
·高度场的力统计客观定量化预测 | 第74-78页 |
·高度场客观定量化预报方案 | 第74-75页 |
·预报方案关键因子选取及参数设计 | 第75-78页 |
·副高指数的预测及其不同配置下汛期降水特征 | 第78-83页 |
·副高指数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 | 第78-80页 |
·副高脊线和西伸脊点的不同配置及分类 | 第80-81页 |
·不同副高类型下中国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 | 第81-83页 |
·副高指数的预测投影及其对降水的指示 | 第83-9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90-91页 |
第五章 动力统计预测方案的集成预测 | 第91-102页 |
·集成预测方法介绍 | 第91-93页 |
·多元回归法 | 第92-93页 |
·权重分布法 | 第93页 |
·动态优选集成 | 第93页 |
·集成预测流程 | 第93-94页 |
·集成预测成员及其预测性能检验 | 第94-98页 |
·集成预测回报检验 | 第98-10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00-102页 |
第六章 基于模式误差分布特征的预测可信度分析 | 第102-115页 |
·模式预报误差统计特征分析 | 第102-105页 |
·基于误差分布的预报性能对比 | 第105-109页 |
·基于误差分布的预报结果可信度分析 | 第109-113页 |
·模式预报误差分布的年代际特征 | 第109-110页 |
·旱涝预测可信度计算方法 | 第110-111页 |
·可信度预报检验 | 第111-11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13-115页 |
第七章 动力统计预测的业务应用及预报效果检验 | 第115-128页 |
·动力-统计集成的月-季节气候预测系统(FODAS)介绍 | 第115-118页 |
·系统功能 | 第115-116页 |
·系统框架 | 第116-117页 |
·系统核心模块 | 第117-118页 |
·FODAS系统夏季预测效果检验 | 第118-122页 |
·FODAS系统冬季预测效果检验 | 第122-124页 |
·FODAS系统月预测效果检验 | 第124-12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27-128页 |
第八章 总结、讨论与展望 | 第128-133页 |
·全文总结 | 第128-131页 |
·讨论和展望 | 第131-13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33-140页 |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140-142页 |
致谢 | 第142-14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