群体知识表征一致性度量及实证研究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10页 |
| 绪论 | 第10-25页 |
| ·问题的提出 | 第10-12页 |
| ·国内外相关研究理论综述 | 第12-20页 |
| ·知识表征的形式 | 第12-14页 |
| ·知识表征的一致性 | 第14-15页 |
| ·信息发布中影响知识表征不一致性的因素 | 第15-17页 |
| ·信息匹配中影响知识表征不一致性的因素 | 第17-20页 |
| ·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| 第20-21页 |
| ·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| 第21-25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21页 |
| ·技术路线 | 第21-24页 |
| ·论文结构安排 | 第24-25页 |
| 2 一致性度量 | 第25-32页 |
| ·知识元与特征共识率 | 第25-27页 |
| ·知识元 | 第25-26页 |
| ·特征共识率 | 第26-27页 |
| ·群体内部知识表征的一致性度量 | 第27-29页 |
| ·特征总数 | 第28页 |
| ·特征最大共识率 | 第28页 |
| ·特征共识率过半的特征比例 | 第28-29页 |
| ·群体之间知识表征的一致性度量 | 第29-32页 |
| ·群体间的相对一致性 | 第29-30页 |
| ·特征隶属函数 | 第30-31页 |
| ·群体间一致性计算公式 | 第31-32页 |
| 3 一致性度量的效度检验 | 第32-50页 |
| ·群体内部知识表征一致性度量的效度 | 第32-33页 |
| ·信息熵 | 第32-33页 |
| ·群体内部一致性度量和信息熵的等效度假设 | 第33页 |
| ·群体之间知识表征一致性度量的效度 | 第33-34页 |
| ·欧氏距离 | 第33-34页 |
| ·群体之间一致性度量和欧氏距离的等效度假设 | 第34页 |
| ·实证分析 | 第34-49页 |
| ·实验目的和设计 | 第34-35页 |
| ·实验刺激物和实验被试 | 第35页 |
| ·实验实施 | 第35-43页 |
| ·实验结果分析 | 第43-49页 |
| ·小结 | 第49-50页 |
| 4 一致性度量在信息发布中的应用实证 | 第50-61页 |
| ·实验设计 | 第50-51页 |
| ·实验刺激物和实验被试 | 第51-52页 |
| ·实验实施 | 第52页 |
| ·主流媒体知识表征收集与一致性权重计算 | 第52页 |
| ·公众知识表征收集与一致性权重计算 | 第52页 |
| ·实验数据分析 | 第52-61页 |
| ·群体内部知识表征一致性比较 | 第52-53页 |
| ·群体之间知识表征一致性分析 | 第53-55页 |
| ·主流媒体与公众的共识率曲线对比分析 | 第55-57页 |
| ·结果讨论 | 第57-61页 |
| 5 一致性度量在信息匹配中的应用实证 | 第61-69页 |
| ·实验过程 | 第61页 |
| ·实验数据分析 | 第61-69页 |
| ·群体内部知识表征一致性比较 | 第61-62页 |
| ·检索工具类别、性别与买家知识表征一致性得分 | 第62-64页 |
| ·买家一致性得分与买家易用性感知评分 | 第64页 |
| ·检索工具类别、性别与买家易用性感知评分 | 第64-66页 |
| ·结果讨论 | 第66-69页 |
| 结论 | 第69-7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1-74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74-75页 |
| 致谢 | 第75-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