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当代水彩艺术多样性的探析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2页 |
第一节 研究动机 | 第9页 |
第二节 研究目的 | 第9-10页 |
第三节 研究架构 | 第10-12页 |
第二章 中国水彩艺术进程的时间节点 | 第12-20页 |
第一节 中国早期的水彩艺术 | 第12页 |
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水彩艺术 | 第12-16页 |
一 鸦片战争后(1840 年) | 第12-14页 |
1 土山湾——西洋画的摇篮 | 第12-13页 |
2 中国水彩画先驱 | 第13-14页 |
二 民国前后 | 第14-15页 |
1 独特的水彩艺术——月份牌年画 | 第14页 |
2 水彩画专业开始进入高等美术院校 | 第14-15页 |
三 抗日战争时期(1937 年—1945 年) | 第15-16页 |
第三节 中国现代水彩艺术 | 第16-20页 |
一 建国初期 | 第16-18页 |
1 水彩展览的推广 | 第16-17页 |
2 水彩艺术家的大融合 | 第17-18页 |
二 20 世纪 80 年代后 | 第18-20页 |
第三章 中国当代水彩艺术多样性的现实体现 | 第20-37页 |
第一节 观念形态多元化 | 第20-24页 |
一 观念形态中的人文精神 | 第20-21页 |
二 观念形态中的隐喻符号 | 第21-22页 |
三 观念形态中的思想情感 | 第22-23页 |
四 观念形态的继承与发展 | 第23-24页 |
第二节 主题风格多元化 | 第24-29页 |
一 当今多元化的主题性水彩画 | 第24-27页 |
1 关注社会生活的水彩作品 | 第24-25页 |
2 描绘社会事件的水彩作品 | 第25页 |
3 关注历史题材的水彩作品 | 第25-26页 |
4 描绘国家建设或反映环境问题的水彩作品 | 第26-27页 |
二 水彩画的多种风格意味 | 第27-29页 |
1 写实风格 | 第27页 |
2 写意风格 | 第27-28页 |
3 表现风格 | 第28页 |
4 抽象风格 | 第28页 |
5 设计意味 | 第28-29页 |
第三节 媒材技法多元化 | 第29-34页 |
一 水彩艺术中的载体媒材 | 第29-32页 |
1 以布作载体的水彩媒介 | 第30-31页 |
2 做底后的水彩画媒材 | 第31页 |
3 以木板作载体的水彩画媒材 | 第31-32页 |
二 表现肌理的水彩技法 | 第32-34页 |
1 笔触所形成的肌理效果 | 第32-33页 |
2 喷洒等方法形成的肌理效果 | 第33页 |
3 使用媒介材料形成的肌理效果 | 第33-34页 |
4 不同物质相互排斥形成的肌理效果 | 第34页 |
第四节 水彩艺术与其它领域相结合的新时代 | 第34-37页 |
一 设计领域 | 第34-36页 |
二 数字领域 | 第36-37页 |
第四章 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彩画创作之路 | 第37-39页 |
结语 | 第39-40页 |
致谢词 | 第40-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1-42页 |
个人简历 | 第4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