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作物论文--禾谷类作物论文--稻论文

水稻卷叶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8页
符号说明第8-9页
第一章 文献综述及研究背景第9-23页
   ·引言第9页
   ·水稻叶的形态和结构第9-10页
   ·植物叶的发育第10-18页
     ·叶原基的形成第11-13页
     ·叶极性的建立第13-18页
   ·卷曲发生的机制第18-21页
     ·细胞水平控制机制第18-19页
     ·激素控制机制第19页
     ·分子水平控制机制第19-20页
     ·环境控制机制第20-21页
   ·已报道的卷叶基因第21-22页
   ·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2-23页
第二章 水稻卷叶突变体rl3_((t))的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第23-39页
   ·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3-27页
     ·植物材料及常用试剂第23页
     ·农艺性状考察第23页
     ·幼叶的切片观察第23页
     ·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群体的构建第23-24页
     ·水稻叶片DNA提取第24页
     ·PCR反应及电泳程序第24-25页
     ·初步定位第25页
     ·精细定位第25-26页
     ·rl3_((t))-1和rl3_((t))-2突变体基因等位性检测第26页
     ·定位区间内基因预测第26-27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27-38页
     ·卷叶突变体rl3_((t))的表型分析第27-29页
     ·幼叶的切片观察第29-31页
     ·卷叶性状的遗传分析第31页
     ·卷叶基因rl3_((t))的初步定位第31-32页
     ·卷叶基因rl3_((t))的精细定位第32-35页
     ·rl3_((t))-1和rl3_((t))-2突变体基因等位性检测第35页
     ·定位区间内基因预测第35-36页
     ·部分基因的序列测定与分析第36-38页
   ·小结与讨论第38-39页
第三章 水稻卷叶突变体rl9_((t))的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第39-47页
   ·实验材料与方法第39-40页
     ·植物材料第39页
     ·突变体农艺性状考察第39页
     ·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群体的构建第39页
     ·水稻叶片DNA提取与基因定位第39-40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40-46页
     ·卷叶突变体rl9_((t))的表型分析第40-42页
     ·卷叶性状的遗传分析第42页
     ·卷叶基因rl9_((t))的初步定位第42-43页
     ·卷叶基因rl9_((t))的精细定位第43-46页
   ·小结与讨论第46-47页
第四章 讨论第47-50页
   ·遗传群体的偏分离第47页
   ·基因的多效性第47-48页
   ·定位群体的影响第48页
   ·卷叶性状的利用第48-50页
参考文献第50-57页
致谢第57-58页

论文共5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水稻小麦周年超高产农艺与生理性状的研究
下一篇:关于水稻胚乳淀粉体发育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