脉冲激光沉积含氟羟基磷灰石薄膜及其组织性能研究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8页 |
| 目录 | 第8-11页 |
| 1 绪论 | 第11-24页 |
| ·生物材料简介 | 第11-13页 |
| ·生物材料的分类 | 第11-12页 |
| ·生物材料的评价 | 第12-13页 |
| ·钛合金生物材料 | 第13-14页 |
| ·钛合金生物材料的优势 | 第13-14页 |
| ·钛合金生物材料的不足 | 第14页 |
| ·羟基磷灰石 | 第14-15页 |
| ·羟基磷灰石的结构特性 | 第15页 |
| ·羟基磷灰石的性能 | 第15页 |
| ·含氟羟基磷灰石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| 第15-18页 |
| ·含氟羟基磷灰石的结构特性 | 第16-17页 |
| ·含氟羟基磷灰石粉末的制备 | 第17-18页 |
| ·HA及FHA薄膜的制备方法 | 第18-20页 |
| ·等离子喷涂法 | 第18-19页 |
| ·电化学方法 | 第19页 |
| ·溶胶—凝胶法 | 第19-20页 |
| ·激光熔覆法 | 第20页 |
| ·脉冲激光沉积法制备含氟羟基磷灰石涂层 | 第20-22页 |
| ·脉冲激光沉积简介 | 第20-21页 |
| ·脉冲激光沉积薄膜的主要影响因素 | 第21-22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22-24页 |
| 2 实验方法 | 第24-30页 |
| ·粉末制备 | 第24-25页 |
| ·无机法制粉 | 第24页 |
| ·有机法制粉一 | 第24-25页 |
| ·有机法制粉二 | 第25页 |
| ·靶材压制与烧结 | 第25-26页 |
| ·基片预处理 | 第26页 |
| ·薄膜制备 | 第26-27页 |
| ·后续热处理 | 第27页 |
| ·分析测试方法 | 第27-29页 |
| ·X射线衍射分析(XRD) | 第27页 |
| ·红外光谱分析(FT-IR) | 第27-28页 |
| ·扫描电镜和能潜分析(SEM、EDX) | 第28页 |
| ·白光共聚焦显微镜(CSM) | 第28页 |
| ·接触角测量 | 第28页 |
| ·模拟体液浸泡 | 第28-29页 |
| ·实验材料与仪器 | 第29-30页 |
| 3 含氟羟基磷灰石粉末制备及靶材烧结 | 第30-40页 |
| ·粉末制备 | 第30-36页 |
| ·溶胶成胶性能 | 第30页 |
| ·FHA粉末物相分析(XRD) | 第30-35页 |
| ·FHA粉末基团特征(FT-IR) | 第35-36页 |
| ·靶材烧结 | 第36-38页 |
| ·靶材XRD | 第36-38页 |
| ·靶材的成分分析 | 第3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8-40页 |
| 4 沉积参数对薄膜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| 第40-57页 |
| ·沉积气氛对薄膜的影响 | 第40-46页 |
| ·薄膜的表面形貌及粗糙度 | 第40-43页 |
| ·薄膜的成分分析 | 第43-44页 |
| ·薄膜的物相组成 | 第44-45页 |
| ·薄膜的润湿性 | 第45-46页 |
| ·基片温度对薄膜的影响 | 第46-51页 |
| ·薄膜的表面形貌及粗糙度 | 第46-48页 |
| ·薄膜的成分分析 | 第48页 |
| ·薄膜的物相组成 | 第48-49页 |
| ·薄膜的基团特征 | 第49-50页 |
| ·薄膜的润湿性 | 第50-51页 |
| ·靶基距对薄膜的影响 | 第51-56页 |
| ·薄膜的表面形貌及粗糙度 | 第51-53页 |
| ·薄膜的成分分析 | 第53-54页 |
| ·薄膜的物相组成 | 第54-55页 |
| ·薄膜的润湿性 | 第55-5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| 5 热处理及氟含量对薄膜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| 第57-69页 |
| ·热处理对薄膜的影响 | 第57-62页 |
| ·薄膜的表面形貌及粗糙度 | 第57-59页 |
| ·薄膜的成分分析 | 第59-60页 |
| ·薄膜的物相组成 | 第60-61页 |
| ·模拟体液(SBF)浸泡后薄膜的物相组成 | 第61-62页 |
| ·氟含量对薄膜的影响 | 第62-68页 |
| ·薄膜的表面形貌及粗糙度 | 第62-65页 |
| ·薄膜的成分分析 | 第65-66页 |
| ·薄膜的物相组成 | 第66-67页 |
| ·薄膜的润湿性 | 第67-6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8-69页 |
| 6 结论 | 第69-70页 |
| 致谢 | 第70-7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1-74页 |
| 附录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