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引言 | 第10-11页 |
第1章 柯亨思想产生的背景 | 第11-20页 |
·简介分析马克思主义 | 第11-13页 |
·时代背景 | 第11-12页 |
·方法论渊源 | 第12页 |
·分析马克思主义的特点 | 第12-13页 |
·柯亨为马克思主义辩护的思想基础 | 第13-15页 |
·家庭环境的熏陶 | 第13-14页 |
·学校教育的影响 | 第14页 |
·政治格局的变动 | 第14-15页 |
·柯亨为历史唯物主义辩护所直接针对的问题 | 第15-20页 |
·马克思本人的思想需要梳理表述 | 第15页 |
·某些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经典文本常有曲解 | 第15-18页 |
·阿尔都塞论述的含混 | 第18-19页 |
·“合法性问题”的发现——历史唯物主义辩护的直接动力 | 第19-20页 |
第2章 柯亨为历史唯物主义辩护的主要内容 | 第20-36页 |
·社会的“社会性”与“物质性”的划分 | 第20-22页 |
·马克思对物质性和社会性的划分 | 第20-21页 |
·社会的“物质性”与“社会性”的关系 | 第21-22页 |
·柯亨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基本概念及概念之间关系的厘清 | 第22-27页 |
·厘清“生产力” | 第22-23页 |
·厘清“生产关系” | 第23-24页 |
·“权力”与“权利”的划分——“合法性问题”解决 | 第24页 |
·生产力、生产关系、经济结构的关系 | 第24-26页 |
·厘清“经济结构”与“上层建筑”的概念 | 第26-27页 |
·柯亨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命题的厘清 | 第27-32页 |
·首要性命题 | 第27-30页 |
·发展命题 | 第30-32页 |
·柯亨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辩护的方法 | 第32-36页 |
·分析方法 | 第32-33页 |
·“功能解释”的方法 | 第33-36页 |
第3章 简评柯亨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所作的辩护 | 第36-43页 |
·辩护的积极意义 | 第36-38页 |
·“重建”与“辩护” | 第36-37页 |
·理论意义 | 第37页 |
·现实意义 | 第37-38页 |
·辩护的缺陷 | 第38-43页 |
·社会的“社会性”与“物质性”区分的缺陷 | 第38-39页 |
·生产力与经济结构的关系 | 第39页 |
·永恒人性论证的不合理性 | 第39-40页 |
·柯亨的一些论述与首要性命题冲突 | 第40-41页 |
·不应该把自然环境的因素看作是决定社会发展进步的首要因素 | 第41页 |
·柯亨导致“新合法性危机”问题造成了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基础的的再次冲击 | 第41-43页 |
结语 | 第43-45页 |
注释 | 第45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