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文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1页 |
第一部分 导论 | 第11-26页 |
1. 选题背景 | 第11-12页 |
2. 相关文献综述 | 第12-23页 |
3.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| 第23-25页 |
4. 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| 第25-26页 |
第二部分 中国体育产业投融资的历史沿革与现状分析 | 第26-47页 |
1. 中国体育产业投融资的历史沿革 | 第26-27页 |
2. 中国体育产业投融资的现状分析 | 第27-41页 |
·职业体育俱乐部投融资的现状分析 | 第28-34页 |
·健身俱乐部投融资的现状分析 | 第34-37页 |
·体育场馆投融资的现状分析 | 第37-41页 |
3. 中国体育投融资环境分析 | 第41-47页 |
第三部分 中国体育产业投融资机制运行困境的分析 | 第47-61页 |
1. 职业俱乐部投资主体对自身利益的诉求——“G7革命” | 第47-50页 |
·“G7革命”的概念与起因 | 第47页 |
·“G7革命”的背景与进程 | 第47-48页 |
·G7联盟对自身利益的诉求 | 第48页 |
·“G7革命”的深层次分析 | 第48-50页 |
2. 健身俱乐部的经营模式之困——北京青鸟健身俱乐部停业风波 | 第50-53页 |
·青鸟健身俱乐部概述 | 第50页 |
·北京青鸟健身俱乐部停业风波 | 第50-51页 |
·北京青鸟健身俱乐部停业风波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| 第51-52页 |
·对健身俱乐部经营模式的反思 | 第52-53页 |
3. 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困境——中体产业集团经营之困 | 第53-56页 |
·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概述 | 第53-54页 |
·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投融资的发展现状 | 第54页 |
·中体产业集团概述 | 第54-55页 |
·中体产业集团的经营困境分析 | 第55-56页 |
4. 体育用品企业的投融资困境——李宁公司投融资模式分析 | 第56-61页 |
·我国体育用品产业的发展现状 | 第56-57页 |
·我国体育用品企业的投融资的现状分析 | 第57-58页 |
·李宁体育用品公司的投融资分析 | 第58-61页 |
第四部分 中国体育产业投融资机制改革的目标与原则 | 第61-65页 |
1. 中国体育产业投融资机制改革的主要目标 | 第61-62页 |
·实现体育产业投融资构成比例的合理化 | 第61页 |
·实现体育产业投融资配置的市场化 | 第61-62页 |
·实现我国体育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| 第62页 |
2. 中国体育产业投融资机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| 第62-65页 |
·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原则 | 第62-63页 |
·激励相容原则 | 第63-64页 |
·可持续发展原则 | 第64-65页 |
第五部分 现阶段中国体育产业投融资机制改革的建议 | 第65-72页 |
1. 建立社会资本进入体育产业的激励机制 | 第65-67页 |
·明确企业的投资者主体地位 | 第65页 |
·理清政府与民营资本的投资领域 | 第65-66页 |
·建立有利于民营资本进入体育产业的投融资机制 | 第66-67页 |
2. 加强政府对准公共体育产品的财政投入机制 | 第67-69页 |
·加强政府对体育场馆的财政投入 | 第67-68页 |
·给予职业体育俱乐部对场馆经营的扶持政策 | 第68-69页 |
3. 完善对体育产业人才的培养机制 | 第69-70页 |
·明确优秀体育产业人才的重要性 | 第69页 |
·构建优秀体育产业人才的培养体系 | 第69-70页 |
4. 加强对体育产业的政策扶持机制 | 第70-72页 |
第六部分 研究结论 | 第72-7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3-76页 |
后记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