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法律监管问题研究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8-15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8-9页 |
·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0-12页 |
·国外的研究现状 | 第10页 |
·国内的研究状况 | 第10-12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·比较分析的方法 | 第12页 |
·经济分析的方法 | 第12-13页 |
·论文结构安排 | 第13-15页 |
第2章 证券市场对外开放法律监管含义及必要性 | 第15-25页 |
·证券市场的“对外开放”概述 | 第15-16页 |
·证券市场的含义 | 第15页 |
·中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基本内容 | 第15-16页 |
·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监管发展 | 第16-18页 |
·外资企业在国内证券市场上市的监管发展 | 第16-17页 |
·国内企业在国外上市的监管发展 | 第17-18页 |
·中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法律监管必要性 | 第18-25页 |
·证券市场对外开放法律监管的涵义 | 第18-19页 |
·中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法律监管的目标和原则 | 第19-20页 |
·中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现状 | 第20-23页 |
·证券市场对外开放法律监管的必要性 | 第23-25页 |
第3章 国际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监管体制及立法倾向 | 第25-32页 |
·证券市场开放的一般监管体制 | 第25-26页 |
·政府主导型体制 | 第25页 |
·行业自律型体制 | 第25页 |
·中间型(合作型)体制 | 第25-26页 |
·日本证券市场开放的一般监管体制及立法 | 第26-29页 |
·日本证券市场的监管 | 第26-28页 |
·权责明晰,有效配置监管资源的监管体系 | 第28页 |
·日本证券监管机制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| 第28-29页 |
·金融危机后的美国的法律监管趋势 | 第29-32页 |
·金融危机后监管的新趋势 | 第29-30页 |
·监管新趋势对我国的启示 | 第30-32页 |
第4章 中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法律监管完善 | 第32-50页 |
·中国证券市场的对外开放监管体制 | 第32-35页 |
·中国证券监管体制的回顾 | 第32-34页 |
·对证券监管体制的反思 | 第34-35页 |
·中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监管立法 | 第35-38页 |
·中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监管法律、法规 | 第35-36页 |
·中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自律性规范 | 第36-37页 |
·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监管方式 | 第37-38页 |
·中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监管理念与新要求 | 第38-41页 |
·中国证券市场监管的理念 | 第38页 |
·证券市场对外开放对法律监管制度的新要求 | 第38-41页 |
·中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市场准入制度 | 第41-46页 |
·证券市场准入的法律监管 | 第41-42页 |
·建立安全、完备的 QFII 法律制度 | 第42页 |
·QFII 法律制度的内容与法律缺陷 | 第42-46页 |
·中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信息披露 | 第46-50页 |
·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信息披露 | 第46页 |
·对外开放的信息披露特点 | 第46-47页 |
·信息披露不实损害投资者利益 | 第47页 |
·对外开放的信息披露法律规制 | 第47-50页 |
第5章 总结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3页 |
致谢 | 第53-54页 |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