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20页 |
·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9页 |
·问题提出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·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0-15页 |
·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1-13页 |
·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3-15页 |
·国内外文献研究中的不足之处 | 第15页 |
·研究内容、方法及技术路线 | 第15-17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17页 |
·创新点 | 第17-18页 |
·概念界定 | 第18-20页 |
·长三角 | 第18页 |
·高等教育 | 第18-19页 |
·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| 第19-20页 |
第二章 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和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| 第20-30页 |
·我国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基础 | 第20-23页 |
·马克思教育经济思想 | 第20-21页 |
·人力资本理论 | 第21-22页 |
·西方非主流派经济理论 | 第22页 |
·评述 | 第22-23页 |
·基于理论提出的研究假说 | 第23页 |
·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典型相关分析 | 第23-30页 |
·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现状数据分析 | 第23-25页 |
·典型相关分析方法介绍 | 第25-26页 |
·指标选取及数据处理 | 第26-27页 |
·典型相关分析结果 | 第27-29页 |
·结论 | 第29-30页 |
第三章 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进一步研究 | 第30-40页 |
·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的互动研究 | 第30-32页 |
·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方法介绍 | 第30-31页 |
·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的指标选取 | 第31页 |
·结果分析 | 第31-32页 |
·结论 | 第32页 |
·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 | 第32-40页 |
·面板数据的优点 | 第32-33页 |
·模型说明 | 第33-35页 |
·实证研究 | 第35-39页 |
·结论 | 第39-40页 |
第四章 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差异的 DEA 研究 | 第40-45页 |
·DEA 模型 | 第40-42页 |
·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实证分析 | 第42-45页 |
·指标选取 | 第42页 |
·模型选择 | 第42-43页 |
·结果分析 | 第43-45页 |
第五章 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度评价 | 第45-50页 |
·灰色系统理论 | 第45-46页 |
·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思想 | 第45页 |
·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步骤 | 第45-46页 |
·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灰关联分析 | 第46-49页 |
·结论 | 第49-50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| 第50-52页 |
·结论 | 第50页 |
·政策建议 | 第50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5页 |
后记 | 第55-56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