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1页 |
·血清白蛋白简介 | 第10-12页 |
·血清白蛋白的分子结构及化学性质 | 第10-11页 |
·血清白蛋白的生理作用与体外应用 | 第11-12页 |
·金属离子与血清白蛋白作用的研究进展 | 第12-18页 |
·重金属汞和铅的危害性 | 第18-19页 |
·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9-21页 |
第二章 荧光法研究酸碱度对BSA-重金属离子相互作用的影响 | 第21-40页 |
·前言 | 第21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21-23页 |
·主要试剂 | 第22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22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22-23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23-38页 |
·荧光猝灭机理 | 第23-24页 |
·汞离子与BSA结合的荧光变化 | 第24-28页 |
·铅离子与BSA结合的荧光变化 | 第28-32页 |
·铜离子与BSA结合的荧光变化 | 第32-37页 |
·三种离子与BSA结合特性的分析 | 第37-38页 |
·讨论 | 第38-40页 |
第三章 荧光法研究其他金属离子对BSA-重金属离子相互作用的干扰 | 第40-56页 |
·前言 | 第40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40-41页 |
·主要试剂 | 第40-41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41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41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41-54页 |
·不含其他金属离子条件下汞、铅离子与BSA的结合常数 | 第41-44页 |
·在锌离子干扰下汞、铅离子与BSA的结合常数 | 第44-46页 |
·在镁离子干扰下汞、铅离子与BSA的结合常数 | 第46-48页 |
·在钙离子干扰下汞、铅离子与BSA的结合常数 | 第48-50页 |
·在铜离子干扰下汞、铅离子与BSA的结合常数 | 第50-53页 |
·其他金属离子对汞、铅离子与BSA的结合常数影响及其分析 | 第53-54页 |
·结论 | 第54-56页 |
第四章 铜离子诱导BSA构象变化的光谱分析 | 第56-69页 |
·前言 | 第56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56-57页 |
·主要试剂 | 第56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56-57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57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57-68页 |
·1倍摩尔浓度的铜离子对BSA结合汞或铅的影响 | 第57-59页 |
·2倍摩尔浓度的铜离子对BSA结合汞或铅的影响 | 第59-62页 |
·3倍摩尔浓度的铜离子对BSA结合汞或铅的影响 | 第62-64页 |
·4倍摩尔浓度的铜离子对BSA结合汞或铅的影响 | 第64-67页 |
·BSA与汞或铅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变化及其分析 | 第67-68页 |
·结论 | 第68-69页 |
第五章 Hg(Ⅱ)与BSA结合平衡研究 | 第69-76页 |
·前言 | 第69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69-71页 |
·主要试剂 | 第69-70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70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70-71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71-75页 |
·Hg(Ⅱ)测定的工作曲线 | 第71-72页 |
·Hg(Ⅱ)与BSA结合的逐级稳定常数值 | 第72-73页 |
·Hg(Ⅱ)与BSA结合部位的类型及数目 | 第73页 |
·Hg(Ⅱ)与BSA结合的协同性分析 | 第73-74页 |
·Hg(Ⅱ)与BSA结合的配体情况分析 | 第74-75页 |
·结论 | 第75-76页 |
第六章 Pb(Ⅱ)与BSA结合平衡研究 | 第76-83页 |
·前言 | 第76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76-78页 |
·主要试剂 | 第76-77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77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77-78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78-82页 |
·Pb(Ⅱ)测定的工作曲线 | 第78-79页 |
·Pb(Ⅱ)与BSA结合的逐级稳定常数值 | 第79-80页 |
·Pb(Ⅱ)与BSA结合部位的类型及数目 | 第80页 |
·Pb(Ⅱ)与BSA结合的协同性分析 | 第80-81页 |
·Pb(Ⅱ)与BSA结合的配体情况分析 | 第81-82页 |
·结论 | 第82-83页 |
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83-8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6-92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92-93页 |
致谢 | 第9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