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设计与实现--以昆山市锦溪镇为例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0页 |
·引言 | 第10-11页 |
·新农村信息化概念 | 第11-12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2-17页 |
·国外发展现状 | 第12-15页 |
·美国的农村信息化发展 | 第12-13页 |
·日本的农村信息化发展 | 第13-14页 |
·印度的农村信息化发展 | 第14-15页 |
·国内发展现状 | 第15-17页 |
·技术发展趋势 | 第17-18页 |
·研究内容和目标 | 第18-20页 |
·研究目标 | 第18-19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9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9-20页 |
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 | 第20-28页 |
·研究区域的选择 | 第20页 |
·研究区域的概况 | 第20-28页 |
·锦溪镇自然环境情况 | 第20-21页 |
·锦溪镇社会经济情况 | 第21-28页 |
第三章 系统相关技术及软件 | 第28-35页 |
·新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相关技术 | 第28-33页 |
·地理信息系统 | 第28-30页 |
·组件式GIS | 第28-29页 |
·GIS矢量化技术 | 第29-30页 |
·.NET技术 | 第30-31页 |
·反射技术 | 第30页 |
·XML | 第30-31页 |
·数据库访问技术 | 第31-33页 |
·新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相关软件 | 第33-35页 |
·ArcGIS9 | 第33页 |
·ArcGIS Engine | 第33-35页 |
第四章 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| 第35-56页 |
·需求分析 | 第35-38页 |
·农村信息化需求概述 | 第35-36页 |
·农村信息化需求内容 | 第36页 |
·农村信息化需求特点 | 第36-37页 |
·农村信息化主体用户需求 | 第37-38页 |
·系统总体设计 | 第38-41页 |
·设计的原则及目标 | 第38-39页 |
·设计的原则 | 第38页 |
·设计的目标 | 第38-39页 |
·系统设计的技术路线 | 第39-40页 |
·系统运行环境设计 | 第40-41页 |
·硬件需求 | 第40-41页 |
·软件需求 | 第41页 |
·数据库设计 | 第41-43页 |
·平台研发技术架构及平台结构分析 | 第43-53页 |
·框架概述 | 第43页 |
·框架核心思想 | 第43-45页 |
·简单的操作 | 第43-44页 |
·轻松实现不定功能的组合 | 第44-45页 |
·框架核心技术 | 第45-47页 |
·框架功能元素配置说明 | 第47-50页 |
·主要功能的框架设计 | 第50-53页 |
·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| 第53-56页 |
第五章 系统功能的实现 | 第56-67页 |
·主界面 | 第56页 |
·生产发展子系统 | 第56-59页 |
·生活宽裕子系统 | 第59-62页 |
·管理民主子系统 | 第62-64页 |
·村容整洁子系统 | 第64-65页 |
·乡风文明子系统 | 第65-66页 |
·系统管理和数据的更新维护 | 第66-67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| 第67-70页 |
·结论 | 第67-68页 |
·讨论 | 第68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3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3-74页 |
致谢 | 第74-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