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视相亲节目的现状及其趋势--媒介生态学的批判视角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9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9-13页 |
| ·选题背景和意义 | 第9页 |
| ·文献综述 | 第9-11页 |
| ·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| 第11-12页 |
| ·研究目标、内容和方法 | 第12-13页 |
| ·研究目标 | 第12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12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| 第2章 电视相亲节目概说 | 第13-21页 |
| ·对电视相亲节目的界定 | 第13-14页 |
| ·电视相亲节目的发展历程 | 第14-18页 |
| ·电视相亲节目的婚介阶段 | 第14-15页 |
| ·电视相亲节目的综艺娱乐阶段 | 第15-16页 |
| ·电视相亲节目的真人秀阶段 | 第16-18页 |
| ·电视相亲节目的特点 | 第18-21页 |
| ·相亲服务性 | 第18页 |
| ·互动娱乐性 | 第18-19页 |
| ·平民参与性 | 第19页 |
| ·戏剧悬念的可观赏性 | 第19-20页 |
| ·私人领域的公开性 | 第20-21页 |
| 第3章 电视相亲节目的生态位 | 第21-27页 |
| ·生态位的定义 | 第21页 |
| ·电视相亲节目的生态位分析 | 第21-27页 |
| ·时间生态位分析 | 第22-23页 |
| ·空间生态位分析 | 第23页 |
| ·功能生态位分析 | 第23-24页 |
| ·营养生态位分析 | 第24-27页 |
| 第4章 电视相亲节目的媒介生态分析 | 第27-43页 |
| ·电视相亲节目生态环境 | 第27-36页 |
| ·政治生态环境 | 第28页 |
| ·经济生态环境 | 第28-31页 |
| ·社会文化生态环境 | 第31-33页 |
| ·技术生态环境 | 第33-34页 |
| ·微环境 | 第34-36页 |
| ·电视相亲节目的生态行为 | 第36-39页 |
| ·物种对有限资源的竞争 | 第37-38页 |
| ·物种的共生现象 | 第38-39页 |
| ·物种的自我进化功能 | 第39页 |
| ·电视相亲节目对媒介生态的影响 | 第39-43页 |
| ·促进了媒介生态新物种的生长 | 第39-40页 |
| ·激发了媒介生态物种的自适调节能力 | 第40页 |
| ·挤占了媒介生态其他物种的生存空间 | 第40-41页 |
| ·诱发了电视媒介伦理的偏失 | 第41-43页 |
| 第5章 电视相亲节目生态危机及治理 | 第43-53页 |
| ·电视相亲节目生态危机的表现 | 第43-46页 |
| ·节目的同质 | 第43-44页 |
| ·过度娱乐 | 第44-45页 |
| ·嘉宾资源匮乏 | 第45-46页 |
| ·电视相亲节目生态危机的治理 | 第46-53页 |
| ·电视媒介工作者要树立创新观念 | 第46-47页 |
| ·建设评价机制 | 第47-48页 |
| ·将新闻伦理纳入社会伦理的正常轨道 | 第48-49页 |
| ·倡导电视相亲节目以传播先进文化为己任 | 第49-51页 |
| ·政府部门应加强政策调控加大媒介产品的监管力度 | 第51-53页 |
| 结语 | 第53-5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5-58页 |
| 致谢 | 第58-59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