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5页 |
·研究的背景 | 第11-13页 |
·城市化进程 | 第11-12页 |
·法律制度的缺陷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4页 |
·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术路线 | 第14-15页 |
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和理论基础 | 第15-25页 |
·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综述 | 第15-19页 |
·国外学者的研究综述 | 第15-17页 |
·国内学者的研究综述 | 第17-19页 |
·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9-21页 |
·农村宅基地概念的界定 | 第19页 |
·农村闲置宅基地概念的界定 | 第19-20页 |
·空心村概念的界定 | 第20-21页 |
·农村宅基地流转的概念界定 | 第21页 |
·理论基础 | 第21-25页 |
·城市化理论 | 第21-22页 |
·土地产权理论 | 第22-23页 |
·户籍制度 | 第23页 |
·土地集约与利用理论 | 第23-25页 |
第3章 我国农村宅基地闲置现状 | 第25-28页 |
·农村宅基地闲置总量偏大 | 第25页 |
·农村宅基地闲置较多 | 第25-27页 |
·一户多宅现象严重 | 第25-26页 |
·面积超标现象普遍 | 第26-27页 |
·宅基地利用方式粗放——“空心村”现象严重 | 第27-28页 |
第4章 基于ISM技术的我国农村宅基地闲置的原因分析 | 第28-33页 |
·基于ISM技术的递阶结构模型构建 | 第28-31页 |
·要素提取 | 第28页 |
·二元关系判断 | 第28-29页 |
·矩阵运算 | 第29-31页 |
·多级递阶结构有向图 | 第31页 |
·模型结果分析 | 第31-33页 |
第5章 解决我国农村宅基地闲置的对策研究 | 第33-38页 |
·解决我国农村宅基地闲置的原则 | 第33-34页 |
·坚持土地两权分离原则 | 第33页 |
·土地有效利用原则 | 第33页 |
·统筹城乡发展原则 | 第33-34页 |
·解决我国农村宅基地闲置的基本思路 | 第34-35页 |
·激励手段引导 | 第34页 |
·监督手段控制 | 第34-35页 |
·约束手段限制 | 第35页 |
·解决我国农村宅基地闲置的模式 | 第35-38页 |
·政府主导模式 | 第35-36页 |
·自由流转模式 | 第36-37页 |
·合理引导模式 | 第37-38页 |
第6章 政策建议 | 第38-42页 |
·法律方面 | 第38-39页 |
·加强宅基地管理立法体系建设 | 第38页 |
·明确界定宅基地的法律性质 | 第38-39页 |
·宅基地规划管理方面 | 第39-40页 |
·加强宅基地规划管理,逐步推进农宅集聚化建设 | 第39页 |
·改革农村宅基地审批制度 | 第39页 |
·建立统一的农民不动产登记制度 | 第39-40页 |
·强化政府在农村宅基地流转中的职能 | 第40-42页 |
·加大政府投资,完善农村基础设施 | 第40页 |
·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| 第40-41页 |
·提供对宅基地流转中农村居民的就业培训 | 第41-42页 |
第7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| 第42-43页 |
·研究结论 | 第42页 |
·展望 | 第42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6页 |
致谢 | 第46-4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| 第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