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波无源器件综合与诊断技术研究
| 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2页 |
| 第一章 引言 | 第12-20页 |
| ·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| 第12-14页 |
| ·研究现状及进展 | 第14-18页 |
| ·谐振腔滤波器传输零点的确定 | 第14-15页 |
| ·谐振腔滤波器耦合矩阵的综合 | 第15页 |
| ·诊断技术 | 第15-17页 |
| ·双工器的综合 | 第17-18页 |
| ·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 | 第18-20页 |
| 第二章 滤波器基本理论 | 第20-36页 |
| ·Cameron 分析法提取耦合矩阵 | 第20-25页 |
| ·S 参数及群时延与耦合矩阵之间的关系 | 第25-29页 |
| ·Amari 优化法提取耦合矩阵 | 第29-30页 |
| ·耦合矩阵的去归一化及尺寸化物理结构 | 第30-34页 |
| ·拓扑的最大可实现传输零点分析 | 第34-3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| 第三章 滤波器传输零点的确定及耦合矩阵综合 | 第36-62页 |
| ·只有幅度指标的传输零点的确定 | 第36-43页 |
| ·理论 | 第36-38页 |
| ·确定 TZs 的例子 | 第38-43页 |
| ·自均衡滤波器传输零点的确定 | 第43-51页 |
| ·理论 | 第43-45页 |
| ·例子 | 第45-51页 |
| ·基于单一的 SolvOpt 优化法综合耦合矩阵 | 第51-56页 |
| ·理论 | 第51-52页 |
| ·综合耦合矩阵的例子 | 第52-56页 |
| ·双通带滤波器的综合 | 第56-58页 |
| ·通带带宽和损耗因素对滤波器特性的影响 | 第58-6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0-62页 |
| 第四章 不包含源与负载耦合的带通滤波器的诊断 | 第62-78页 |
| ·测量的 S 参数对应的特征多项式的计算 | 第63-64页 |
| ·有耗情况下的三参数诊断法 | 第64-69页 |
| ·三参数法理论 | 第64-65页 |
| ·三参数诊断实例 | 第65-69页 |
| ·有耗情况下的五参数诊断法 | 第69-74页 |
| ·五参数法理论 | 第69-71页 |
| ·五参数诊断实例 | 第71-74页 |
| ·特殊情况下的诊断 | 第74-7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7-78页 |
| 第五章 包含源与负载耦合的带通带阻滤波器的诊断 | 第78-102页 |
| ·二阶段优化法 | 第78-87页 |
| ·二阶段法理论 | 第79-80页 |
| ·二阶段法诊断实例 | 第80-87页 |
| ·基于 Y 矩阵法 | 第87-94页 |
| ·Y 矩阵法的理论 | 第87-90页 |
| ·Y 矩阵法诊断例子 | 第90-94页 |
| ·诊断如何指导调谐及诊断软件 | 第94-98页 |
| ·带阻滤波器的诊断 | 第98-101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101-102页 |
| 第六章 双工器的综合与设计 | 第102-130页 |
| ·引言 | 第102-103页 |
| ·双工器多项式的计算 | 第103-106页 |
| ·基于相似变换的双工器综合 | 第106-109页 |
| ·双工器的分步优化法综合 | 第109-113页 |
| ·双工器的整体优化法综合 | 第113-124页 |
| ·基于 N+3 阶耦合矩阵的双工器响应 | 第113-116页 |
| ·双工器 N+3 阶耦合矩阵的综合 | 第116-117页 |
| ·综合与设计的双工器实例 | 第117-124页 |
| ·星型结多工器的综合 | 第124-12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128-130页 |
|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130-132页 |
| ·总结 | 第130-131页 |
| ·展望与下一步的工作 | 第131-132页 |
| 附录 | 第132-134页 |
| 致谢 | 第134-13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35-145页 |
| 攻博期间取得的成果 | 第145-1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