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1 绪论 | 第8-12页 |
·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8-9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1页 |
·论文组织 | 第11-12页 |
2 中文文本分类技术 | 第12-25页 |
·文本分类定义 | 第12页 |
·文本分类流程 | 第12-13页 |
·文本预处理 | 第13-15页 |
·分词技术 | 第14-15页 |
·去除停用词 | 第15页 |
·文本表示模型 | 第15-18页 |
·特征降维 | 第18-19页 |
·特征加权 | 第19-20页 |
·文本分类方法 | 第20-24页 |
·朴素贝叶斯算法 | 第20-21页 |
·Rocchio 算法 | 第21页 |
·K-最近邻算法 | 第21-22页 |
·支持向量机 | 第22-2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4-25页 |
3 常用的特征降维方法 | 第25-33页 |
·常用的特征选择方法 | 第25-28页 |
·文档频数(Document Frequency,DF) | 第25页 |
·互信息(Mutual Information,MI) | 第25-26页 |
·信息增益(Information Gain,IG) | 第26-27页 |
·X~2统计量(CHI) | 第27页 |
·文本证据权(Weight of Evidence for Text,WET) | 第27-28页 |
·优势率(Odds Ratio,OR) | 第28页 |
·常用的特征抽取方法 | 第28-32页 |
·潜在语义索引(Latent Semantic Indexing,LSI) | 第28-30页 |
·主成分分析(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,PCA) | 第30-3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4 一种新的特征降维方法 | 第33-38页 |
·常用特征降维方法的缺点 | 第33-34页 |
·新的特征降维方法介绍 | 第34-37页 |
·新方法的三个参数 | 第34-35页 |
·新方法的全局评估函数 | 第35-3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5 实验方法和结果分析 | 第38-52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38-44页 |
·中文文本分类系统的实验流程 | 第38-39页 |
·系统基本功能实现 | 第39-42页 |
·数据集 | 第42-43页 |
·实验评价指标 | 第43-44页 |
·结果分析 | 第44-51页 |
·全局评估函数对比实验 | 第44-47页 |
·特征降维方法对比实验 | 第47-5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52-54页 |
·研究总结 | 第52页 |
·下一步的工作 | 第52-54页 |
致谢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8页 |
附录 | 第58页 |
A.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58页 |
B.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