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8页 |
| 1 绪论 | 第8-38页 |
| ·连铸结晶器保护渣概述 | 第8-26页 |
| ·连铸结晶器保护渣的发展 | 第10-12页 |
| ·连铸结晶器保护渣的功能与作用 | 第12-17页 |
| ·连铸坯质量与连铸结晶器保护渣性能的关系 | 第17-26页 |
| ·结晶器内水平传热研究现状 | 第26-35页 |
| ·浇注条件对结晶器内水平传热影响研究现状 | 第26-31页 |
| ·保护渣性能对结晶器水平传热影响研究现状 | 第31-35页 |
| ·课题研究的目的、意义和主要内容 | 第35-38页 |
| ·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35-36页 |
| ·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36-38页 |
| 2 研究方法的建立 | 第38-48页 |
| ·实验室内保护渣传热模拟研究方法 | 第38-42页 |
| ·实验装置及原理 | 第38-41页 |
| ·渣膜传热模拟表征方法 | 第41-42页 |
| ·工厂结晶器内拔热量采集方案 | 第42-48页 |
| ·结晶器内水平传热表征方法 | 第42-43页 |
| ·现场热流密度数据采集方案 | 第43-45页 |
| ·现场热流密度数据采集注意事项 | 第45-48页 |
| 3 结晶器拔热量与实验室模拟渣膜热流关系建立 | 第48-70页 |
| ·工厂结晶器热流密度数据采集结果 | 第48-54页 |
| ·板坯连铸结晶器热流密度采集结果 | 第48-53页 |
| ·方坯连铸结晶器热流密度采集结果 | 第53-54页 |
| ·保护渣实验室热流测试结果 | 第54-55页 |
| ·结晶器拔热量实验室模拟渣膜热流关系的建立 | 第55-68页 |
| ·研究方法的建立 | 第55-59页 |
| ·板坯连铸过程中结晶器热流密度与实验室热流密度关系 | 第59-65页 |
| ·方坯连铸过程中结晶器热流密度与实验室热流密度关系 | 第65-6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8-70页 |
| 4 保护渣传热性能与其基本理化性能的关系 | 第70-86页 |
| ·保护渣基本性能 | 第70-72页 |
| ·实验渣系化学成分设计方案 | 第70-72页 |
| ·现场使用保护渣基本物理性能 | 第72页 |
| ·保护渣传热性能与碱度的关系研究 | 第72-74页 |
| ·保护渣传热性能与熔点的关系研究 | 第74-75页 |
| ·保护渣传热性能与粘度的关系研究 | 第75-76页 |
| ·保护渣熔点与粘度变化关系 | 第76-78页 |
| ·原料类型对保护渣传热性能的影响 | 第78-84页 |
| ·实验渣的准备及实验方法 | 第79-80页 |
| ·原料类型对保护渣传热性能的影响 | 第80-81页 |
| ·原料类型对保护渣组织结构的影响 | 第81-8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84-86页 |
| 5 实验室模拟渣膜热流与现场热流关系的应用 | 第86-94页 |
| ·背景介绍 | 第86-88页 |
| ·生产工艺参数 | 第87-88页 |
| ·铸坯质量现状 | 第88页 |
| ·保护渣优化方案及实验室测试结果 | 第88-90页 |
| ·保护渣优化方案 | 第89页 |
| ·实验室保护渣传热测试 | 第89-90页 |
| ·优化后保护渣现场试验 | 第90-92页 |
| ·浇注工艺参数 | 第90页 |
| ·实际结晶器内水平传热 | 第90-9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92-94页 |
| 6 结论及展望 | 第94-98页 |
| ·结论 | 第94-95页 |
| ·展望 | 第95-98页 |
| 致谢 | 第98-10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00-108页 |
| 附录 | 第108页 |
|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: | 第108页 |